南北朝的历史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论
本文选题:五德终始说 + 朝正 ; 参考:《文史》2013年02期
【摘要】:正正统问题是困扰中国人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历来深受史家关注。秦汉以后,五德终始说成为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顾颉刚先生的长文《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第一次全面揭示了五运说给秦汉政治史带来的深刻影响。魏晋南北朝时代,政治上的长期分裂以及异族的入主中原,对旧有的华夷秩序和正
[Abstract]:Orthodoxy is a core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for 2,000 years, and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historians. 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theory of five virtues finally became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uccessive dynasties to explain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political power. Gu Jiegang's long essay "the Politics and History of 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reveal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five movements o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During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long period of political division and the foreign nationality's entry into the Central Plains, the old Huayi order and justice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学视野中的正统论:以华夷观念为中心”(项目号:12BZS09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241;K2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诗卿;;周叙与重修《宋史》再探讨[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2 孙伯君;;《天盛律令》中的“契丹”和“女直”[J];东北史地;2011年02期
3 仇鹿鸣;;五星会聚与安史起兵的政治宣传——新发现燕《严复墓志》考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张学强;;文化冲突与权力博弈中的元代少数民族教育政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2期
5 胡耀飞;;南昌铁香炉与五代十国杨吴政治[J];长江文明;2010年01期
6 王昊;;金宋间词体文学双向传播舆接受考论[J];词学;2011年01期
7 曹媛媛;;中国古代道德权威建构与社会结构的双向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期
8 彭洪俊;韩杰;;帝王与五德:二十四史中所见受命帝符瑞略说[J];历史文献研究;2010年00期
9 张鹏;;穿越古今的逐梦之旅——《六骏图》研究[J];美术研究;2014年02期
10 胡克森;;从德政思想兴衰看“五德终始”说的流变[J];历史研究;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昕;赵秉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王耘;走向共同文明[D];复旦大学;2008年
5 龙小松;冲突与融合——金代文化的变迁[D];浙江大学;2008年
6 陈德洋;金朝中原乡村社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孙政;辽金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李培健;西汉五德实行论考[D];南开大学;2013年
9 王文卓;刘祁《归潜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侯震;金章宗明昌进士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默;两晋时期地方行政运作探微[D];复旦大学;2011年
2 神田勇挥;论金朝朝贡册封体制的衰亡[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延红;明清学人以纪传体体例对《宋史》的改撰与补修[D];暨南大学;2007年
4 孙艳;试论金代山东日照张氏家族[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申慧青;范祖禹史学思想初探[D];河北大学;2008年
6 孙颖;《大金德运图说》中的德运讨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毕琳琳;郑文宝及所著南唐二史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庞倩;试论金代对正统地位的塑造[D];宁夏大学;2013年
9 吕志学;唐代忠义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1期
2 何德章;;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J];历史研究;1992年03期
3 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历史研究;1997年03期
4 郭康松;辽朝夷夏观的演变[J];中国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五德终始说[J];读者欣赏;2013年02期
2 李华;前兆迷信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王炯;彭向前;;“五德终始说”视野下的“大白高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华;曾振宇;;试论邹衍五德终始说中五德与帝王的配置关系[J];理论学刊;2012年08期
5 黄朴民;;两汉五德终始说种种及其实质[J];历史教学;1989年04期
6 赵潇;论五德终始说在秦的作用和影响[J];齐鲁学刊;1994年02期
7 蒋重跃;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珏;胡新生;;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思想渊源[J];理论学刊;2006年12期
9 赵潇;论五德终始说对秦的影响──宗教政治学的一次历史大实践[J];宗教学研究;1994年01期
10 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J];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伟伟;五德终始说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7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74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