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任臣《字汇补》在清初小学发展史上的影响
本文选题:吴任臣 + 《字汇补》 ; 参考:《山西档案》2013年04期
【摘要】:吴任臣所编《字汇补》是清代最早对明儒梅膺祚《字汇》做出正面回应的一部字书,其编排结构、考据方法及部分学术成果为后来官修《康熙字典》所接受并采用。但该书一直以来未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举要目录书之正确认识,这导致它在清初小学发展史上的学术地位及影响为后世所忽视。
[Abstract]:Wu Renchen's Supplement is the earliest Chinese character book in the Qing Dynasty that made a positive response to Meizuo of the Ming Dynasty. Its arrangement, textual research and some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re accepted and adopted by the later official revision of the Kangxi Dictionary. However, the book has not been correctly understood by such important catalogues as the outline of the Siku Quography, which led to its academic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primary school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being ignored by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2012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权力、制度和学术:清代经史特科与江南学风嬗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8500-12-0131-ZZGJD12094 201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政府角色与民间学术文化事业管理:以明清江南为中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0501-12-20
【分类号】:K249;G62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健庵;梅膺祚和他的《字汇》[J];江淮论坛;198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合富;;从创造二字的本义浅议美术创作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2 欧世芬,肖海燕;莆田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福建地理;2004年01期
3 刘福铸;莆仙方言本字新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3期
4 袁碧霞;王轶之;;闽东方言的声母类化[J];方言;2013年01期
5 洪纬;曹树基;;近代鱼类分类知识在民国地方志中的传播——以福建地方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3年03期
6 何柏生;;除夕:中国传统的讨债日[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叶烨;;民间宗教的互异与包容——以莆田地区妈祖信仰与佛教信仰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年13期
8 林建斌;;莆田木雕史话[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郑莉;;私人宗教仪式与社区关系——莆田东华“谢恩”仪式的田野考察[J];开放时代;2009年06期
10 叶烨;侯杰;;论述妈祖信仰中的性别观念[J];学理论;2010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立侠;;古代诗歌语音表述形式考[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李修建;名士风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郑雷;李渔年谱考叙·初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董雁;明清戏曲与园林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白澈;清代初期文人的商业意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雅卿;兴化美以美会文教事业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琨;大连地区妈祖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群;《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6 白占微;福建古塔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立猛;清初浙籍回族诗人丁澎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悦;林云铭及《楚辞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英杰;《字汇》字形整理之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10 林辉;建国初期福建禁烟禁毒斗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华;五代福建对外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03期
2 朱锡光;;《十国春秋·地理表》订误七则[J];文献;1990年03期
3 李最欣;吴仁璧沉江事件考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高峰;;宋齐丘的政治命运[J];文史知识;2006年09期
5 杨海英;康熙博学鸿儒考[J];历史档案;1996年01期
6 李绍平;路振与《九国志》[J];史学史研究;1984年03期
7 徐晓望;闽国田制考略[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2期
8 朱玉龙;;五代时期今安徽地区建置统属考[J];安徽史学;1993年02期
9 蔡川右;唐代南诏诗人段义宗的出使和被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10 杨玲;;《二申野录》文献学研究[J];江汉论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晓望;;闽国时期的福州宗教[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聿丹;唐五代时期的通贡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袁愈雄;江山一统:试论宋初前代君臣的命运[D];四川大学;2007年
3 霍小敏;五代十国手工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高宁;南汉时期兴王府城形态结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郑俊蕊;李煜词与南唐文化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滨;五代时期南方九国“善和邻好”政策与史家评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德明;吴、南唐文职幕府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胡小丽;试析《十国春秋》南唐部分的史料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段振文;王闽灭亡原因探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4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