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武”、“艺”的秦朝角抵运动

发布时间:2018-05-14 06:44

  本文选题:秦朝 + 角抵运动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27期


【摘要】:角抵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历史悠久、传承广泛。秦朝角抵在继承先秦角抵运动尚武精神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不仅在民间不断普及,而且深受皇宫大内的喜爱。
[Abstract]:Angle balanc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in ancient China,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wide heritag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martial arts in the pre-Qin Dynasty, the angle of Qin Dynasty was not only popularized among the people, but also loved by the imperial palace.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基金】:省级课题:古代体育人文历史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3BD453068
【分类号】:G852.9;K2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忆农;;敦煌与印刷术及其相关技术[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2 郭亮;;陕西地区腰坑葬俗研究[J];东南文化;2007年05期

3 王鑫磊;;《秦风·黄鸟》与周秦文化冲突探论——《诗经·秦风·黄鸟》之文化背景考析[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4 许浩然;;弄玉、紫玉传说蕴含的历史“远景”[J];古代文明;2009年02期

5 高强;;秦人对汉民族形成的贡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安奇贤;;以臣服的命运完成弱者向强者的蜕变——论秦早期与夏商周王族的相处之道[J];甘肃高师学报;2013年04期

7 刘洋波;;仡佬族高台舞狮的文化人类学解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8 王姝;;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校本课程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9 刘晋;;井冈山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年06期

10 陈英杰;;两周金文“器主曰”开篇铭辞研究[J];华夏考古;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祝中熹;;论秦献公[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3 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倪晋波;秦国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凌雪;秦人食谱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探戈;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戎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黄佳梦;秦移民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芮方;秦国君位继承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银波;商鞅变法前秦宗法问题论稿[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丽娟;周乐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媛;马家塬战国墓地文化性质及其与秦文化关系探讨[D];西北大学;2009年

7 孙文娜;两汉太常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郭军涛;礼县地区中小型秦墓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黄永美;早期秦的物质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勇;秦道路交通发展的军事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欣;;汉代角抵戏钩沉[J];兰台世界;2010年03期

2 西坡;;角抵[J];五台山;2010年08期

3 吴曾德 ,周到;漫谈南阳汉画象石中的角抵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4 龙中;;略谈汉代角抵戏[J];南都学坛;1983年01期

5 蔡林生;;古代苏州的角抵戏[J];苏州杂志;2004年06期

6 罗仙柱;;隋炀帝与中国古代角抵戏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卜键;;从角抵到百戏——秦汉时期中国戏剧的艺术走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董绍宣;戏剧艺术的活化石——土族傩戏《杀虎将》[J];中国土族;2005年03期

9 樊玲;;角抵戏《东海黄公》浅论[J];语文学刊;2010年09期

10 李吕婷;;“秦陵陶俑”名实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门洋溢;;从汉画像石中看角抵戏在汉代的发展[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明丽;;汉代角抵表演在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艺术表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寿鹏;;龟兹乐舞与中国戏剧浅析[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张子伟;;蚩尤与蚩尤戏[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清洪;;汉代画像砖中的杂技艺术——戏车图[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金启[n;;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7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建;;汉画像石中动物形像的文化涵义[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鞠辉;;河南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两幅画像的考释[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唯;;浅析面具在两汉时期的功能及应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古代体育有哪些迷人之处[N];北京日报;2001年

2 于平;杂技艺术的本体发生历史演进与形态类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王庆芳;绝招妙活 点亮千年中国杂技[N];石家庄日报;2007年

4 黄维勤;汉画出南阳[N];九江日报;2007年

5 杨书强邋王猛;宁津杂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德州日报;2008年

6 王欣;“杂技第一乡”美名扬天下[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王俊奇;画像石上的汉代足球[N];中国档案报;2001年

8 王涛;应整合、开发戏曲文化资源[N];安阳日报;2007年

9 王建红 刘海照;吴桥杂技史话[N];中国档案报;2002年

10 张彤;聊城杂技:“把戏”一耍两千年[N];西部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爽;角抵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正东;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鉴哲;百戏伎艺与戏曲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卞冀;清代宫廷承应戏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郑怡楠;河西高台墓葬壁画娱乐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张勇敢;“散乐”若干问题考论[D];兰州大学;2011年

7 周朝晖;现代舞台服装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顾雅男;汉代乐舞百戏画像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任艳花;汉代武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86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86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