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乡村”与“乡里”双重构造下的地方豪右
本文选题:地方豪右 + 乡村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摘要】:魏周时期,由胡汉民众自发形成的自然聚落散布其间,这些聚落群体被称作"坞壁"或"乡村",地方豪右便生活在"乡村"之中,通过"乡里"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地方,豪右通过乡里阶层化功能建立起井然有序的地方社会。
[Abstract]:During the Wei and Zhou dynasties, the natural settlements formed spontaneously by the people of Hu and Han spread among them. These settlement groups were called "docks" or "villages", and the local people lived in "villages" and established link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villages". Howe right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stratific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to establish a well-ordered local society.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朝隋唐府兵制变革与社会结构的演化”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QN-483
【分类号】:K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章义和;关于南朝村的渊源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晚霞,牛继清;南北朝唐代诗歌中“捣衣”意象的嬗变[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3 陈晓鸣;两汉边防兵制若干问题之比较──以西、北地区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1年02期
4 刘再聪;;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北魏的兴衰[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李辉;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国家与民间救灾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蕊;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郭剑鸣;晚清绅士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D];复旦大学;2006年
9 房奕;东亚国际秩序瓦解过程中的中古各国关系[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韵;论唐、五代的昭义镇[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炳林;宋代蕃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贡凤娟;柱国系统和西魏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建国;北魏军镇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宋妍娟;北魏州郡演变考论[D];山西大学;2005年
6 马志立;唐代勋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宁波;4-5世纪黄河流域坞堡问题再考察[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训亮;唐代前期南衙禁卫军统帅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利;论东汉的私家武装[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立晖;新出墓志所见唐昭义军的几个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培俊;;在官治与民治之间:宋朝乡役性质辨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郑小春;;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J];中国农史;2008年03期
3 刁培俊;;唐宋时期乡村控制理念的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董柏林;王常泰;;隐匿赋权与自觉内生的博弈——明清时期士绅教化权力来源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5 张璇;;浅论明代中后期士绅权力的扩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日根;;明清福建民间规约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借鉴[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茂松;“还原大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德庆;契约、规范与乡村秩序[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86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8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