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
本文选题:府州 + 折氏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5期
【摘要】:鲜卑族裔府州折氏在政治上的崛起,与五代中原王朝和契丹族的政治、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正是在辽朝的军事高压之下,折氏迅速成长为一支藩镇力量,并依托中原王朝的支持,继续抗辽守边。折氏与辽的多次军事冲突,其性质既夹杂着北宋王朝与辽王朝(辽与北宋)征服与反征服的影子,也有折氏为保护所辖党项部族、保境安民的努力和责任。总体看,府州并不在宋辽冲突的主战场上,而自澶渊之盟后,折氏与辽王朝的西南面招讨司从此再没有大动干戈。
[Abstract]:The political rise of Xianbei national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truggle between the five dynasties Central Plains and the Qidan nationality. It was under the military pressure of the Liao Dynasty that he quickly grew into a filibuster force and continued to resist the Liao border guar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The nature of many military conflicts between Hui and Liao is not only mixed with the shadow of conquest and anti-conquest betwee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Liao Dynasty (Liao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t also the effor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Hui family to protect the clan under his jurisdiction and to protect the territory and the people. On the whole, Fuzhou was not in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Song and Liao conflict, but since Chanyuan League, Hui and the southwest of Liao Dynasty had never made a big move ever sinc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K2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伟伟;杨浣;;唐龙镇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冯广宏;;禹生西羌广柔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7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8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9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10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昌盛;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作智;;隋唐胜州榆林城的发现[J];文物;197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文勇;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白义雄;回望府谷建县1100年[N];陕西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浩;试论辽代玉田韩氏家族[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付璐;辽代“汉人”契丹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7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8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