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至同治时期的中廓宗属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20 12:19

  本文选题:清朝 + 廓尔喀 ; 参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自乾隆后期正式建立的中廓宗属关系是清朝"怀柔邻国、绥靖藩部"传统治边政策的重要体现,本应实现"拱卫天朝"等重大目标,但实际上并未发挥彼此保护功能。嘉庆至同治时期,清朝由盛转衰更是对中廓宗属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导致嘉庆、道光两朝对廓尔喀的求援活动置之不理,且导致廓尔喀利用咸丰朝太平天国起义之机扰乱西藏,迫使清朝接受十条和约。清代同治朝虽仍维系中廓宗属关系,也只是借此羁縻对方、防其扰藏。嘉庆至同治时期中廓关系乃清代宗属体制重要体现,清晰彰显该体制运作以王朝盛衰为转移,暴露了宣传与实际运作间的明显背离。
[Abstract]:Since the late Qianlong period,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the Zhongguo sect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traditional policy of "Huairou neighboring country, appeasement and vassal ministry"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should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t goal of "the Arch Wei and the Tien Dynasty", but in fact it did not play the role of protecting each othe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iaqing to Tongzhi, the Qing Dynasty changed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which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sects, which not only led to Jiaqing, Daoguang, but also ignored Gurkha's request for help. It caused Gurkha to disturb Tibet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uprising of Xianfeng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forcing the Qing Dynasty to accept the ten pacts. Although the Qing Dynasty still maintains the relationship of Zong Zong, it is only used for Jimi to prevent it from disturbing Tib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qing and Tongzhi period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clan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It clearly shows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is system is transferr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ynasty, which exposes the obvious deviation between propaganda and actual oper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河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宗属体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0CZS0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清代中国边疆危机及应对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梁俊艳;;试论英国在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中的角色问题[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2 骆威;清代抗击廓尔喀侵藏战争背景及意义新探[J];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3 戴逸;一场未经交锋的战争──乾隆朝第一次廓尔喀之役[J];清史研究;1994年03期

4 高鸿志;英国与18世纪后期的中尼战争──评《圣武记·乾隆征廓尔喀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04期

5 房建昌;近代外国驻藏机构及其官员的活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荣耀;乾嘉时期清朝与廓尔喀封贡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武;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 张云;西藏历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2期

3 黄全毅;;固始汗对西藏稳定的贡献[J];重庆与世界;2011年07期

4 廖祖桂,陈庆英,周炜;清朝金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J];中国藏学;1995年03期

5 冯智;五世班禅未能晋京原因探讨[J];中国藏学;1998年04期

6 李晨升;策墨林诺们罕事件考证[J];中国藏学;2001年01期

7 吴明娣;明代瓷器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8 陈小强;清代对西藏的军事管理与支出[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9 顾浙秦;钱召棠和他的《巴塘竹枝词》[J];中国藏学;2004年02期

10 冯智;略论五世班禅在康雍治藏中的历史作用[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达力扎布;;《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评介[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晓晶;六世班禅进京史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永攀;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D];西北大学;2003年

5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9 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然;六世班禅朝觐与廓尔喀入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2 邓锐龄;;第一次廓藏战争(1788-1789)中的议和潜流[J];中国藏学;2007年01期

3 邓锐龄;;乾隆朝第二次廓尔喀之役(1791—1792)[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4 梁俊艳;;试论英国在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中的角色问题[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5 邓锐龄;;清乾隆朝第二次廓尔喀侵藏战争(1791—1792)史上的几个问题[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6 许毅,王晓光;清朝从康乾盛世到腐朽衰落的历史演变[J];财政研究;2002年07期

7 唐博;;皇太极回忆录[J];地图;2006年06期

8 朱维铮;从乾隆到嘉庆[J];领导文萃;1999年07期

9 张玉芬;;嘉庆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10 陈翰笙;;古代中国与尼泊尔的文化交流——公元第五至十七世纪[J];历史研究;196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公豪;;寺院种类[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14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14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8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