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地区先秦时期鱼类资源的开发

发布时间:2018-05-27 21:07

  本文选题:峡江地区 + 鱼类资源 ; 参考:《第四纪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初步探讨了峡江地区先秦时期鱼类资源的开发情况,包括种类结构及其历时性变化、整体地位及其背后的原因。对21处遗址中经科学鉴定的鱼骨材料的统计显示,该地区先秦时期(8.5kaB.P.至东周)鱼类开发的种类结构相当稳定——一直重点开发青鱼和草鱼,二者可占总量的70%~80%,同时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区(湖北段)优先开发青鱼,而西区(重庆段)优先开发草鱼。鱼类资源开发在当时先民的经济生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如3处经严格筛选取样的遗址中鱼骨的可鉴定标本数均占出土动物骨骼总数的70%以上;它同时在先民的精神文化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记,如流行整鱼随葬和鱼骨占卜。这些遗存和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峡江地区特殊的峡谷环境及丰富的鱼类资源对人类生计方式与文化行为的制约与影响,表明对鱼类资源的优先开发是当地先民的一种环境适应与文化选择。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sh resources in Xijiang area , including species structure , duration variation , overall status and reasons behind it . It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sh bones in the pre - Qin period ( 8.5 kaB . P . to Dongzhou )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分类号】:S932.4-09;K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崇婧,杨达源,姜洪涛,李徐生,刘浩龙,张丽萍;长江三峡地区坡地发育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2 申元村;资源工程体系建设探讨——以三峡库区坡地资源开发保护体系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3 王增银,姚长宏,周梓良;鄂西清江的形成与演化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03期

4 ;宜昌县朱家台遗址试掘[J];江汉考古;1989年02期

5 付罗文;袁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J];考古;2006年01期

6 何锟宇;;试论十二桥文化的生业方式——以动物考古学研究为中心[J];考古;2011年02期

7 赵静芳;袁东山;;玉溪遗址动物骨骼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2012年03期

8 刘a餐,

本文编号:1943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43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