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不朽”和春秋大夫阶层的文化自觉
本文选题:三不朽 + 大夫立言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春秋时期,有"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观念,一般认为,"三不朽"有价值高低的差别。但根据同一时期"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的铭礼,可知"三不朽"实际上表达了天子、诸侯、大夫三个阶层不同的价值追求,其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从"称伐"到"立言"的转变,反映了大夫阶层已经取代天子和诸侯,成为社会舞台的主角。"立言"就是新的意识形态构建过程,它通过"有征"的形式和悠久的巫史传统相联系,并从中获得话语权。
[Abstract]: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immortality: moral, meritorious service and immortality.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inscription of "Emperor Ling de, princes speak with merit, doctors say cutting" in the same period, we can see that "three immortality" actually expresses the different value pursuit of the emperor, princes and doctors, and its formation has historical reason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utting" to "standing words"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 doctor class has replaced the emperor and princes and become the protagonist of the social stage. " "Liyan" i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new ideology,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ng tradition of witchcraft history through the form of "sign", and obtains the right of speech from i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11&ZD103)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周文献的生成、形态及文化功能研究”(12JJD740007)
【分类号】:K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玉霞;;“立功”“立言”和“立德”的辨证关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张萧绎;;论建安时期“立言”地位的变化及原因[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汤浩坚;;“三不朽说”与《墨子》道德教育观[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吴增辉;;论魏晋之际“三不朽”的价值困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杭洁;;论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观[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李彤;司马迁“三不朽”的价值观[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张英;;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看儒家生命价值观[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8 魏正申;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欧顺军;;实现生命的永恒——儒佛伦理道德的共同旨趣[J];文史博览;2006年08期
10 马全江,魏东玲;“三不朽”——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要义[J];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桂钿;;内圣外王——应对各种危机的东方智慧[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刘宗贤;;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儒学的人文价值[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时永才;人生“三不朽”给法官的启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西安铁路运输法院 秦瑞林 王周岐;从古人“三立”看法官做人做事做文章[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费立强 日照市政协委员,,时事评论员、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政协委员要敢立言立真言[N];联合日报;2010年
4 刘志敏 德国莱比锡大学汉学系;传统? 变体? 剽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丁力;道统小传[N];经济观察报;2010年
6 康良;“不职业”CEO的终结[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7 焦国标;放不下的“三农”[N];北京日报;2004年
8 贺水鑫;钱穆:目盲心不盲[N];中国邮政报;2005年
9 朱玉康;开发刘基文化的深刻底蕴[N];丽水日报;2005年
10 李宏英;开好政协例会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英;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云;“三不朽”的叛逆者[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海胶;生当铸就不朽业[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王力;陆机诗文的生命意识[D];河北大学;2005年
4 李世柏;韩愈幕府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卓晓虹;曾国藩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丹丹;基于道德和文化视域的传统孝道解读[D];苏州大学;2010年
7 洪怀峰;儒家生死观对“企业人”解脱生命困顿价值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5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4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