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山东宗族分家析产与财产纠纷
本文选题:明清 + 山东宗族分家析产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明清时期山东宗族在分家析产过程中,往往本着宗族传承的意旨,财产大多由血缘所形成的亲属关系而继承。但在财产的重新分配和流转过程中,由于宗族成员构成、同居共财观念的变化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宗族贫富分化开始出现,财产纠纷亦日渐端倪。宗族虽然也试图通过制定宗规约法、同族互助等道德手段维护其共同财产,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财产的重新分配及纠纷弱化了宗族的凝聚力。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 of family and family, Shandong clansmen often inherited the property by kinship formed by blood relationshi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ntion of clan inheritanc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edistribution and circulation of property, due to the composition of clan members,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cohabitation and common wealth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of the clan began to appear, and the property disputes began to emerge. Although the clan also tried to protect its common property by making the law of clan statute and mutual assistance of the same clan, the redistribution and dispute of property weakened the cohesion of the cla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ZS036)
【分类号】:D929;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志超;;明代妇女财产权的处分[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 llan Barr(白亚仁);论《王者》的由来[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冯尔康;;清代宗族的社会属性——反思20世纪的宗族批判论[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3 王彦章;;清代一产三男旌表政策之流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赵崔莉;;明清女性的职业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金晶;;宋琬前后期诗歌艺术特色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蒋寅;;王渔洋“神韵”概念溯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范震威;孔子删《诗》诸说的辨证与阐释[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8 木斋;;《陌上桑》创作时间、作者考辨[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莫崇毅;;论《石洲诗话》的神韵诗说倾向[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冠玺;;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下)——从现代化法律的继受中反思“中国特色”[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孙文秀;曹学Oz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6 徐小洁;朱谏《李诗选注辩疑》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陈振祯;中国科举谶兆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贤平;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昕;赵秉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娟;《颜山杂记》校注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巩怀霞;《香祖笔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倩;中央美术学院藏《庆寿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王刚;清初江南战事中的弘光四镇降军[D];南京大学;2011年
7 闫彬彬;《明史·艺文志》著录《说林》等34部小说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成永兴;明赵]!书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硕;论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反艳遇故事[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裴秋锦;魏晋南北朝杂体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明富;明清士大夫女性意识的异动[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1期
2 阿风;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在土地买卖中的权利与地位[J];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3 喻小航;;重农与轻商的中西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忠孝观念及其行为实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宗正,吴静;明清时期宁夏集市发展初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张晓东;;明清时期甘肃进士的时空分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吴媛媛;;明清徽州灾害初探[J];兰州学刊;2006年07期
4 韩云伟;王尚义;;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郑辉;;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6 常红萍;张磊;王亚军;;明清江南地区农村牙行组织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7 梅莉;晏昌贵;;明清时期武当山香会研究[J];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8 饶明奇;;明清时期关于运河水源管理的立法建设[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9期
9 王瑞平;;论明清时期大运河上涌动的思想浪潮[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陈恩虎;吕君丽;;明清时期徽商在巢湖流域的经营活动[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甘满堂;;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颜军;;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6 王社教;;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秦海滢;;明清时期山东宗族与祠堂发展[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8 董柏林;党宁;;恪守与超越: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常建华;;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波;;明清时期淮盐走私的形式、原因和治理[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许展;锁定明清时期特定的知识分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孙保林;明清时期掘港营的巡洋会哨制度[N];南通日报;2010年
4 王东 市科协;芜湖在明清时期的创新表现[N];芜湖日报;2010年
5 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建民;明清时期的山地资源开发及山区发展思想[N];光明日报;2011年
6 王日根 杜承骏 许欣舸 (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日根);明清时期闽商的若干特点[N];团结报;2009年
7 记者 孟苗;临猗惊现清代科举考试童生试卷[N];山西日报;2009年
8 江小角 作者单位:桐城市博物馆;明清时期桐城文化的特征[N];安徽日报;200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鱼宏亮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石竞琳;明清时期榆林武将家族张氏与台湾的一段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戴继芹;明清时期的“考后分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丽真;明清山东盐业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石超艺;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8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10 董倩;明清青海商品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长城;明清时期歙县江村商人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李军胜;明清温病学派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叶后坡;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5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信息渠道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巧莉;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积极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洪生;明清时期陕北的农业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D];西北大学;2002年
8 周惊涛;明清徽商与江浙地区的文教事业[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丽丽;明清时期甘肃洮岷地区汉族移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朗;明清苏州村落的景观要素及其变迁[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5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8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