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婚媾考述

发布时间:2018-06-06 08:44

  本文选题:魏晋 + 颍川荀氏 ; 参考:《理论月刊》2014年09期


【摘要】:世家大族的崛起和发展,是许多因素交织而形成的结果,如家族成员的才行、声誉、婚媾、仕宦、社会关系,都影响着家族门第的升降。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兴旺的原因,就在于其深厚的家学传统、累世显达的仕宦升迁、高门不坠的婚媾缔结及相互提携的交游网络。本文主要从婚媾的角度考述颍川荀氏臻于全盛的原因,并以此说明门阀社会的一个侧面。
[Abstract]: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ability of the family members, reputation, marriage, official, social relations, all affect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amily. The reas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Yingchuan Xunshi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lies in its deep tradition of family learn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official officials of the world, the marriage conclusion and the network of mutual suppor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Yingchuan Xunshi's flourishing from the angle of marriage and coitus, and explains a side of the society of the door-lord.
【作者单位】: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35;C913.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曾晓梅;;七言诗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的新证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晓卉;;宋代以前“博士”流变考释[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10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雪;《世说新语》主谓句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保宇;;两汉颍川太守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毛丽丽;;东汉颍川郡守略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3 潘保宇;;黄霸任颍川太守“前后八年”质疑[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4期

4 刘豪;;西汉颍川文化特色浅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宓三能;三国时阳翟仍隶颍川不属河南[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2期

6 吉炳轩;;不跟皇帝争功[J];领导科学;2011年21期

7 张永刚;杨天荣;;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8 何瑞云;秦颍川郡沿革考——并与谭其骧先生商榷陈郡问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9 孟繁冶,李昱皎;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时代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高原;“陈守”当为“颍川郡守”[J];文史杂志;199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浦善新;秦代郡制考证(下)[N];中国社会报;2009年

2 曹砚农;试读里耶[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孙志升 屈维英;韩愈家谱被发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莉娜;汉晋时期颍川荀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少雄;汉末魏晋颍川荀氏家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薛海波;两汉颍川豪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高丽霞;东晋颍川庾氏家族兴衰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博;循吏与两汉社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社伟;秦汉时期河洛地区的生态环境[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寅;东晋外戚政治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5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85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