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价抑买还是族内救济——基于清代晋西北地区亲族间土地买卖契的考察
本文选题:清代 + 晋西北 ; 参考:《山西档案》2015年02期
【摘要】:通过对86件清代晋西北亲族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时期亲族间的土地买卖价格明显高于非亲族间的土地买卖。这与康熙、雍正时期亲族间土地买卖价格略微低于非亲族之间的状况有所不同。清代晋西北地区也曾存在亲族间土地买卖价格低于非亲族之间的现象,并且不排除族内勒价抑买的因素在内,不过相比之下,还是高于非亲族间的土地买卖价格更多一些。其原因一在于防止族内土地流失,维持家族的稳定与昌盛,二也是为了实现族内救济。
[Abstract]: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86 contract documents of land purchase and sale in northwest Shanxi in Qing Dynasty, it is found that the price of land purchase and sale among relatives in the four periods of Jiaqing, Daoguang, Xianfeng and Tongzhi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non-relatives.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ice of land purchase and sale between relatives in Kangxi and Yongzheng period.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Shanxi Province in Qing Dynasty, there was a phenomenon that the price of land sale among relatives was lower than that between non-relatives, and the factor of underpricing was not excluded, but in contrast, the price of land s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non-relatives. The first reason is to prevent the loss of land within the clan,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family, and to achieve intra-clan relief.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14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清代山西土地价格及其现代启示——以契约研究为中心”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3028
【分类号】:F129;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龙华;从两则土地税税额材料看宋代的土地买卖[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2 史吉祥 ,宋丽萍;清代吉林土地买卖文书选编[J];清史研究;1993年04期
3 陈丹丹;;清代土地典契研究[J];前沿;2013年12期
4 刘克祥;;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J];近代史研究;2012年04期
5 李三谋,侯瑞芳;清代土地的附加价和追加价[J];农业考古;2001年01期
6 赵云旗;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土地买卖研究[J];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7 刘淼;;明清时期徽州民田买卖制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8 葛金芳;试论“不抑兼并”——北宋土地政策研究之二[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李玲崧;秦汉时期的土地买卖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物质基础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02期
10 王德庆;;清代土地买卖中的“除留”习惯——以陕西紫阳契约与诉讼为例[J];唐都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风;土地私有制及其买卖的形成(上)[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操;从买地券看东汉时期的土地买卖和土地契约[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2 高逸云;清代至民国鲁西北房地契约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阴春英;宋代牙人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18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1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