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国—家秩序调整中的价值认同

发布时间:2018-06-15 20:43

  本文选题:秦汉 + 秩序调整 ; 参考:《北方论丛》2014年05期


【摘要】:秦汉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折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均有重大变化。然秦汉想要实现从家—国秩序到国—家秩序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完成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的社会表征之改变;另一方面,则要完成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具体而言,秦汉政府主要通过从公平性法律到普适性法律的法律认同、从封邦建国到郡县治理的行政认同、从"以吏为师"到"儒术独尊"的学术认同等诸方面的建构最终完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认同,达到了建立统一国家、统一天下思想的目的。
[Abstract]:Qin and Han dynasties were the turning point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changed greatly. However, in order to adjust the order from home to country,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need to change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ideology on the other. Specifically, the Qin and Han governments mainly through the legal identity from fair law to universal law, from the founding of a state to the administrative identity of county govern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identity from "officials as the teacher" to "Confucianism alone" has finally completed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and achieved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a unified country and unifying the thought of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建构与两汉文学格局的形成”(12YJC751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资助项目“汉唐礼法调适与公共秩序的建构”(2013M541319)
【分类号】:K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J];历史研究;1997年06期

2 林剑鸣;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法律制度[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施克灿;;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考证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浅谈文化价值认同与公民道德建设[J];伦理与文明;2013年00期

2 胡建;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之价值认同[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贾英健;;重建当代价值认同的致思理路和方法解答[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李双全;;论新时期的价值认同[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陈强;姚继荣;;略论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认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沈科;良人;;画·语[J];源流;2008年08期

8 王岩;;论人本主导价值认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失位与归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黄觅;;虚拟条件下价值认同的困境——以个体和民族为视角[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宋振文;;核心价值认同路径下的文化消费引导原则[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林仙;;“老板娘”是“老板”?!——以一个体工商户为例谈女性的价值认同[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哈战荣;;“两个转化”、“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件分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余治平;;民族认同与核心价值的现代重构——新中国60年与中华未来新路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崔金赋;;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教育、教学、教师及其他[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淮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儒江;凝聚价值认同 构筑精神基石[N];安徽日报;2014年

2 陈合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实现途径[N];陕西日报;2006年

3 郭建新;道德价值认同的路径探索[N];光明日报;2008年

4 于广河;价值认同与践行科学发展观[N];吉林日报;2009年

5 浙江嘉兴 媒体人 浦江潮;“微博好新闻”的 价值认同[N];长江日报;2013年

6 刘立平;寻求教育出版价值认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端鹏;价值认同校准“精神指针”[N];济南日报;2014年

8 《前线》杂志社总编辑 刘陈德;人文北京的价值认同[N];北京日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春风化雨增强价值认同度[N];鄂州日报;2014年

10 北京市新源里第四小学 沈颖;引领集体话语 传承价值认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联江;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柯细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认同[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3 张博;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文化实现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4 朱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徐滕;论宪法共识[D];河北大学;2014年

6 石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夏燕;产品审美价值认同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认同度的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乔阿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田媛;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3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23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