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文人篆刻的线条

发布时间:2018-06-16 05:52

  本文选题:明清 + 篆刻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33期


【摘要】:明代前期的篆刻线条基本沿袭元代元朱文与仿汉印章两种流派;明末清初篆刻线条取法范围拓宽,出现了不同风格与不同流派;清中后期,在金石学盛行的氛围下,篆刻线条又受到了"印外求印"的影响。
[Abstract]:The lines of seal cutti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basically follow the two schools of Yuan Yuan Zhu Wen and imitating Han Seal.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scope of the line cutting method was broadened, and different styles and schools appear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the atmosphere of goldstone was prevailing. Seal cutting lines by the "printing outside the printing" influence.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J292.4;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国成;;试论中国古代印章的线条规律与审美特质[J];书法赏评;2009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崔平平;;汉画像石中的线条魅力——以山东省嘉祥、邹城、滕州三地的汉画像石为例[J];雕塑;2006年01期

2 全心;线条艺术再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叶云龙;;绘画中的线性内涵与思考[J];美术大观;2005年12期

4 李伟锋;试析书法线条美感确立的三个要素[J];美与时代;2005年04期

5 冯军胜;中国岩画造型的线条艺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6期

6 薛元明;风格塑造的基点——漫谈印章线条[J];青少年书法;2005年10期

7 刘选让;论中国画线条及其基本属性[J];西北美术;1994年01期

8 全泉;对中国画线条的认识[J];艺术探索;1998年02期

9 冯培霞;创造线的生命情感[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正濂;;徐正濂篆刻评改选例[J];青少年书法;2010年18期

2 谷松章;;篆刻的临摹(连载·9)[J];青少年书法;2010年03期

3 查仲林;;篆刻自述[J];书法之友;1997年05期

4 楚默;;历代篆刻风格流变——隋唐至现代[J];书画艺术;2009年04期

5 谷松章;;贺贵玺篆刻网友谈[J];青少年书法;2007年02期

6 ;阎智达篆刻[J];青少年书法;2009年05期

7 查仲林;;吴昌硕的篆刻[J];青少年书法;2003年02期

8 王本兴;;借古开今 情心为迹——孙国柱篆刻解读[J];江苏政协;2011年04期

9 文质彬;;流派篆刻技法解析(二)[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年09期

10 查仲林;;黄土陵的篆刻[J];青少年书法;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耀会;;写在《长城印话》出版之前[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4期[C];2009年

2 陈玉珍;;为他人做嫁衣的人[A];铁流 18——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袁国平烈士、纪念老会长张斱秀将军逝世一周年、战斗生涯 峥嵘岁月、追思 缅怀 学习[C];2011年

3 牛泽甫;;长城 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长城印话》创作谈[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4期[C];2009年

4 王晓梅;;运用线条开展美术创造活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5 丁子昂;夏佳志;管宇;陈为;彭群生;;一种新的基于时空一致性的视频抠取方法[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明明;;行走在线条与梦想之间[A];空间结构委员会二十周年纪念(1982-2002)[C];2002年

7 陈荐;黄志杰;李录平;晋凤华;;悬垂线夹悬挂的带护线条架空导线微动磨损特征[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8 朱雯;崔晓东;刘君;;AGFA干式激光相机的两例维修介绍[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陆宗骐;陈芳;王学城;;用Laplacian算子检测粒子与线条[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周秀梅;;将思维视觉化——谈徒手表达课的教学[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亮;篆刻当求自家[N];美术报;2000年

2 记者 王立文;李岚清在津作篆刻与《突围》讲座[N];天津日报;2008年

3 张会利 (山东 ,, 九八级研修班);篆刻“三得”[N];中国艺术报;2001年

4 董为民;浅谈篆刻的艺术方法[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记者 刘长发 戴娟;李岚清在渝讲篆刻说改革[N];重庆日报;2009年

6 方中元;率意而为自驰骋[N];青海日报;2011年

7 记者 高天宇;李岚清篆刻与《突围》讲座暨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北京举行[N];国际商报;2008年

8 吴奎章;篆刻绝非仅是“以刀对石”[N];中国老年报;2001年

9 胡小罕;善待篆刻[N];美术报;2002年

10 记者 苏婷;李岚清篆刻与《突围》讲座在京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黎明;线论[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管宇;图像和视频的便捷抠图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6 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9 陈龙海;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谢永军;曲面激光直接写入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乐静;试论中国画的线条在人物画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毕海清;西方油画对中国书法线性借鉴的可能性[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戴昕;杨家埠木版年画线条和色彩研究及运用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宋肖霏;诗意·乐韵[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丽丽;多样化的线条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姚志虎;论线的“书写性”在当代工笔画中的地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莉娜;体验边缘[D];四川大学;2007年

8 马高燕;克里姆特作品中线条的精神化倾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海龙;对传统的背离[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熊绍明;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状态[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25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25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0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