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瞳”记载的起源、内涵与转变——从项羽“重瞳”说起

发布时间:2018-06-18 19:24

  本文选题:重瞳 +  ; 参考:《中国史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从汉代开始,关于"重瞳"的记载逐渐增多。这些"重瞳"的记栽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君王圣贤为主,说明先泰人物的"重瞳"应多为后世补叙或附益之说。"重瞳"等等"异相"的内涵在汉代经历了从"相"到"天"再到"人"的深化扩展过程,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思想,也是一种造神现象。司马迁将"重瞳"作为项羽与舜帝相连的纽带,实际是表达了他对"天命"的怀疑和对英雄失败的感慨,与汉代的社会思潮有着直接关联。
[Abstract]:Since the Han Dynasty, the records of "heavy pupil" gradually increased. These "heavy pupil" remember the object has very strong pertinence, mainly by the king saints, explains that the fore-Tai figure's "heavy pupil" should be the later generation to fill up the narration or the supplementary benefit theory. " In the Han Dynasty, the intension of "different phases" such as "heavy pupil" and so on experienced a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process from "phase" to "heaven" and "man", which fully reflected the prevailing thought of "heavenly and human induction" at that time, and it was also a phenomenon of creating gods. Si Maqian regards "heavy pupil" as the link between Xiang Yu and Shun Emperor. In fact, he expresses his doubts about "fate" and his feelings of heroic failure,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烟台市开发区工委群工部;
【基金】: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2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少华;;《孔丛子》真伪辨[J];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06期

2 徐文武;《尸子》辨[J];孔子研究;2005年04期

3 杨振国;;“重瞳”再训[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晋文;;论经学与汉代“受命”论的诠释[J];学海;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希红;;情礼递变与魏晋士风转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晓军;;孟子思想中的自我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吴倩茜;;谶纬名义论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胡展志;;浅析谶与纬的区别及合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程曦;;“天人合一”两套系统辨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郭建荣;读《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关四平;;唐代仕宦小说官民关系的文化批判[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9 郭树芹;;魏晋南北朝文人杏林情怀论说[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10 耿静波;韩剑英;;墨子“三表法”与“察类明故”思想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兆春;;“雅言”的形成、特点及历史意义试析[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2 李晨阳;;中国与希腊古典哲学中的和谐理想(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熊纪涛;;汉画像铺首原型意义新考[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祥旭;;汉画“方相氏”是谁?[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郝保华;康兴军;郭小青;;新解“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历史内涵[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葛志毅;;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谶纬之学的兴起[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9 吴全兰;;刘向的阴阳五行学说与谶纬之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8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J];中国史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斗全;关于“重瞳”[J];读书;1995年11期

2 潘军;;电影《重瞳——霸王自叙》的编导阐述[J];作家;2010年03期

3 潘苇杭;;尧目考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卢元;;舜、禹之讹[J];文史知识;2003年03期

5 李大鸣;;皇帝的绰号:瞎天子、李鸦儿[J];紫禁城;2010年03期

6 刘权;周乾坤;;《重瞳项羽》:这个霸王不一般[J];走向世界;2012年27期

7 朱七春;《重瞳——霸王自叙》的诗性言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尘世伊语;安玉民;;夺命重瞳图[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1年07期

9 位同亮;;重瞳儿巧对举人[J];现代家教;1997年10期

10 褪尽铅华;邹荃;;潇湘泪[J];南风;201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易可可;问道蟆颐:劫后重生[N];眉山日报;2010年

2 唐先田;别具慧眼说“重瞳”[N];文艺报;2000年

3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 王蕴明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 朱军;京剧《重瞳项羽》的审美追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本文编号:2036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36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