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思想文化基础
本文选题:秦汉史 + 区域农业开发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秦汉时期是我国区域农业开发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这一高潮的形成,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思想文化层面而言,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发展、重农思想政策化、世界地理观和秩序观的转变以及兼容并蓄、功利务实、崇大尚多的秦汉文化风尚,对秦汉时期区域开发模式、进程和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Abstract]:Qin and Han dynasties were the first prosperous period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formation of this climax was the result of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From the aspect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fying thought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policy of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view of world geography and order, the assimilation, utilitarianism and pragmatism, and the culture styl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s very important.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YJA770074)
【分类号】:K232;F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志民;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J];史学月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克森;春秋争霸与中原“礼”文化传播之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张文安;论商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樊志民,朱宏斌;秦军事地理变迁与秦农业地域拓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张敏,张宁;秦人的审美意识与秦兵马俑[J];文博;1994年06期
5 樊志民;秦王朝农史地位评识[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宏斌;朱学文;;秦农业地域拓展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演替[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2 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彦飞;西周春秋农官考[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晓鸣;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济开发之评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2 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J];南都学坛;2006年01期
3 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年02期
4 黎小龙;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王子今;试论秦汉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J];学术月刊;1994年09期
6 王勇;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农业开发[J];中国农史;2002年03期
7 刘磐修;汉代河套地区的开发[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吴鹏飞;;略论西汉赀选的几个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贾丽英;柳敏和;;步入秦汉宫廷的河北女性[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黄海烈;;秦地方官制研究综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3 周凤霞;;汉代巫蛊术溯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原 徐卫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永城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2 刘军宁;历史,作为自由的故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冯雪;秦俑敢死队为何一律不戴头盔[N];北京科技报;2006年
4 记录者:刘海旺、周立刚;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子今;汉武帝“冠于百王”的功业[N];光明日报;2005年
6 演讲人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王子今;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N];光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星海;项羽烧阿房原是杜诗误传[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记者 冯国;“秦直道”:秦始皇修的国家级“高速路”[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王宇天;战国时期,,河套地区就已开始“西部开发”[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平;汉代病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艾辉;燕王旦之乱与昭帝前期政局[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史景峰;秦汉航海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荣晖;法家、兵家思想的近缘性与商鞅、韩非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晶晶;汉代官印制度考述[D];吉林大学;2011年
6 屈会涛;论三晋制度对秦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安子毓;《史记》所载秦代史事辨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黄文燕;价值观与东周时期的齐秦军功爵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小春;秦汉时期岭南女性文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姜磊;项羽、刘邦分封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7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8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