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前期闽台商缘的发展
[Abstract]:The commercial kinship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dates back to ancient times. Since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Fujian has had sporadic trade with Taiwan, which is separated by water. Kangxi 22 (1683) the Qing Dynasty unified Taiwan. With the formation of five ports of navig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and Taiwan businessmen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Fujian and Taiwan businessmen wa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which profoundly reflected the interdependent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It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further cultivation of the unified market between the two places,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ine civi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Close cross-straits relations have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have epochal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晓望;徐思远;;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立坤;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1869—1904)[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2 郭新建;;夏商周河洛农业文明及其与台湾地区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3 郭新建;;河洛酿酒技术及其对台湾地区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4 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郭琼珠;李丽;;明清时期大陆移民对台湾武术形成与发展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王恩重;;17世纪台湾郑氏海商集团在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地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刘新慧;;论清领台湾时期闽台之间的商贸往来及其影响[J];沧桑;2008年06期
8 陈九如,姚永森;沈有容三入东番“歼倭驱荷”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夏维奇;;中国首建电报线路再考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蒋素芝;;康雍乾时期台湾书院教育探究[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荣江;;谈丘复抗战时期的诗歌[A];福建诗词(第十八集)[C];2008年
2 邓孔昭;;明郑台湾建置考[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彩霞;;明清台湾海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俗嬗变[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邓孔昭;;清代台湾史研究回顾[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崔之清;;晚清台湾建省考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星;;郑成功妻子董友的女性生活史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8 崔之清;;晚清台湾建省考论[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9 刘大可;;台湾的福州移民与民间信仰[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10 徐心希;;圆瑛大师人台传戒与两岸佛教传承[A];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李豫闽;闽南与台湾地区民间工艺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珊珊;漳台历史文化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光万;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艳华;清代入台学官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范志鹏;易顺鼎年媆晈}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庄林丽;清代台湾道、台湾道台与台湾社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健;明清时期福建水师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楠;文化传承与人的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肖亮恩;潮汕三山国王信仰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石丽丽;1842-1895年闽台航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炯;清代台湾的儒学教育(1683-1895)[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立彬;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赫兰国;丘逢甲诗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鹏超;中法战争时期的海防战场军事布局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秦四霞;明郑时期台湾儒学的创立及其内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段佩君;清代台湾人口地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望;论中国历史上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征[J];东南文化;1988年Z1期
2 徐晓望;论17世纪荷兰殖民者与福建商人关于台湾海峡控制权的争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徐晓望;;论明代厦门湾周边港市的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4 徐晓望;;论晚明泉州区域市场与发展的瓶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徐晓望;;隋代陈z、朱宽赴流求国航程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徐晓望;;晚明在台湾活动的闽粤海盗[J];台湾研究;2003年03期
7 徐晓望;;论明代台湾北港的崛起[J];台湾研究;2006年02期
8 徐晓望;论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J];学术研究;1998年03期
9 徐晓望;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证[J];中国农史;1988年02期
10 徐晓望;论宋元明福建的粮食复种问题[J];中国农史;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清代六部成语词典》评介[J];历史档案;1991年04期
2 周少川;;清代帝王之“老”英雄术[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李光伟;;清代田赋蠲缓研究之回顾与反思[J];历史档案;2011年03期
4 张明富;张颖超;;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J];史学集刊;2006年06期
5 温春来;;清前期贵州大定府铅的产量与运销[J];清史研究;2007年02期
6 宋荣凯;;论清前期贵州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J];清史研究;1997年02期
8 周荣;对清前期耕地面积的综合考察和重新估价[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03期
9 穆俊;;清前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土地所有权状况——基于清前期蒙垦政策的考察[J];阴山学刊;2009年02期
10 何新会;李伟;;清前期景德镇御窑管理制度刍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试论清前期清政府对制钱的政府性管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3 吴建雍;;清前期的紫禁城[A];《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C];2006年
4 孙文良;;清前期满族文化发展的趋势[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5 吴建雍;;清前期中西海路丝绸贸易[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吴建雍;;清代北京的粮食供应[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万明;;明朝对澳门政策的确定[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丹卉;;清代盛京将军与各职权部门权力运作问题探析[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日根;论清前期海洋管理政策对台湾发展的影响[N];团结报;2009年
2 赵云田;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N];光明日报;2000年
3 毛佩琦;从明中后期到清前期[N];天津日报;2008年
4 汪学群;清前期的学术思想论争[N];光明日报;2000年
5 刘铮;杨念群的新境[N];东方早报;2010年
6 孙宏年;两岸学者聚焦清代边疆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毛佩琦;我对“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的看法[N];北京日报;2008年
8 陈坤达;清前期潮台的经济文化联系[N];汕头日报;2007年
9 申时;站在皇帝立场上看皇帝[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周荣;明清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和城乡互动[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唐桂艳;清代山gq刻书史(一)[D];山东大学;2011年
4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邹建达;清前期云南的督抚、道制与边疆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8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D];厦门大学;2002年
9 温显贵;清史稿乐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邦;清前期铁业的初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毛亚;清前期福建总督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4 王强;清前期女性犯罪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杨丹;清前期潮州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晓梅;清前期泉州府列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为东;清前期进出口货物的通关[D];郑州大学;2000年
8 安瑛;清前期甘宁青区域的商业贸易[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唐伟华;清前期广东刑案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刘训华;清前期苏北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0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9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