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海商与中日关系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re has been a dual nature of land and sea. But in the early period of ancient times, the inland consciousness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orthodox view of China and the debate of Hua Yi.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ith the overall chan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from land to sea,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sea wa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and the foreign relations showed a series of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which als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is issue, a column entitled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Marine Civilization" is published, which aims at exploring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ancient foreign relations and military offensive and defe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ine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F752.9;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燕军;;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成分增长的程度估测及其历史命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陈国灿;吴锡标;;走向海洋:宋代江南地区的对外开放[J];学术月刊;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7 邱岭;;《水浒传》人物设定比较谈——与《南总里见八犬传》相较[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8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9 王金林;;唐代的文化开放政策及其对日本奈良文化的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10 孙泓;;东北亚海上交通道路的形成和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8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琴;浅析我国外贸依存度[J];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02期
2 葛金芳;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路向论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漆侠;宋代市舶抽解制度[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4 熊燕军;;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成分增长的程度估测及其历史命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徐规;周梦江;;宋代两浙的海外贸易[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6 陈国灿;陶立方;;略论南宋两浙地区的出版业[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7 廖大珂;宋代市舶的抽解、禁榷、和买制度[J];南洋问题研究;1997年01期
8 王育济;关于北宋“养兵之费”的数量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9 木易;试论唐宋的对外开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陈国灿;吴锡标;;陈亮的反理学思想和“朱陈之辩”[J];浙江学刊;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侃;清末中日关系何来“黄金十年”?[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2 梁芹;;论蒙元时期中日关系[J];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松浦章 ,冯佐哲;乾隆年间海上贸易商人的几件史料[J];历史档案;1989年02期
4 朱莉丽;;论明统治者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07年01期
5 刘秋红;;试论遣唐使对古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影响[J];求索;2011年07期
6 李玉澍;;宋朝理财家沈括[J];广西财务与会计;1991年05期
7 聂德宁;明代隆、万年间的海寇商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8 王曾瑜;;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9 梁辰;;政治[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陈伟生;周春霞;;论宋朝太学的教师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连赏;;明代赐服与中日关系[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2 张德信;;嘉靖年间海防重建与倭寇溃败——兼及中日关系变化与断绝[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3 松浦章;;徽州海商王直与日本[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松浦章;郑洁西;;万历年间的壬辰倭乱和福建海商提供的日本情报[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6 刘凤鸣;;登州在唐代中日关系中的重要地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7 黄挺;;明代后期闽粤之交的海洋社会:分类、地缘关系与组织原理[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晁中辰;;论明代海禁政策的确立及其演变[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岳毅平;宋朝缘何重商[N];光明日报;2002年
2 任崇岳;宋朝覆亡之际的士大夫[N];光明日报;2002年
3 周庆安;远东审判的政治经济学诘问[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南香红;“不了解历史,也是一种罪”[N];南方周末;2006年
5 日宣;正义的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王日根 杜承骏 许欣舸 (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日根);明清时期闽商的若干特点[N];团结报;2009年
7 ;如无海禁,近代史将重写[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熊元正;大理国的京都大理城[N];云南日报;2001年
9 步平;从侵略政策的工具到中日友好的种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八)[N];中国文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冒志祥;论宋朝外交文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化雨;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4 郝祥满;Y]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杨浣;辽夏关系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周立志;宋朝外交运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7 贾文龙;宋朝州级属官司法职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8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王艳;宋朝物质赏赐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10 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朝深;清代青岛地区海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富森;略论占城与宋朝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杨华;论宋朝家训[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兴刚;宋朝劝农文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秋华;宋朝流民问题及其社会调控[D];南昌大学;2005年
6 郭宏荣;宋朝市民阶层妇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弛;论宋与高丽间的商贸往来[D];延边大学;2008年
8 段惠青;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隋阳;宋朝家庭身份权利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小梅;宋朝江西地区灾荒与救济[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90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9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