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蝗灾禳解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9 05:48
【摘要】:蝗灾禳解活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以前由于人们对蝗虫的神化,禳解活动是最主要的蝗灾应对举措。明代蝗灾频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人们对蝗灾和蝗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面对蝗灾的肆虐,明代政府和百姓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捕杀,同时由于受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皇帝、官员和百姓都采取形式多样的禳解活动以期消除和减轻蝗灾的危害。禳解活动虽不能直接减轻蝗灾的危害,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姓提供信念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慰藉,能够达到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目的,也有利于捕杀蝗虫、灾后救济等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Abstract]:Locust extermi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in our country.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deification of locusts exorcism was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 to deal with locust plague. The frequent plague of locusts in Ming Dynasty caused great losse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people had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locusts and locusts. In the face of the plague of locusts,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Ming Dynasty took active measures to hunt and kill them. At the same time, the emperor, officials and people all took various kinds of extermination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liminate and reduce the harm of locust plague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natural and human perception. Although the activities of extermination can not directly reduce the harm of locust plague,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provide the people with the support of faith and spiritual comfort, which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ppeasing the people and stabilizing the society, 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killing of locusts. After the disaster relief and other activities, has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青岛农业大学参考咨询部;
【基金】: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动力研究”(项目编号:613Y56) 山东省2014年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6623231)
【分类号】: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宗红;;五通神祟女故事谫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2 王祖霞;;《清嘉录》的语言学资料及辞书编写价值[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王祖霞;;明代笔记词语“回残”考释[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4 张松梅;王洪兵;;青苗会组织渊源考[J];东方论坛;2010年01期

5 蔡梦寥;;民间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与现代意义[J];高职论丛;2009年03期

6 孙浦华;;社会文化环境对方言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02期

7 蔡鸿生;;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苏州清碑《潮州会馆记》释证及推论[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8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的儒学化倾向[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蒋威;;论清代的塾师与乡村杂事[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10 张守广;;论宁绍帮商人经营的钱庄业[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史[D];苏州大学;2011年

4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福贞;节日与教化[D];河南大学;2009年

7 潘玮琳;锡箔的社会文化史:以民国江浙地区为中心[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陈佳;清代朝廷书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殷志华;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志民;堑河、堑洛功效宜作多维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03期

2 张金铣;蒙元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J];中国农史;2000年04期

3 林蔚文;百越民族的农业生产[J];农业考古;2003年03期

4 中林吉幸;宁夏20世纪90年代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

本文编号:2190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90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