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易学人才的分布及其变动

发布时间:2018-08-21 13:40
【摘要】:汉代涌现出许多专门或兼及研习《易》的人才,从学术地理的角度分析,西汉易学人才主要集中在齐地和宋地,其次是鲁地、秦地和楚地;东汉则集中在秦地、韩地和魏地,其次是宋地、楚地、巴蜀和吴地。汉代易学人才分布的变动,受到政治、人口、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易学人才的分布及其变动是考察汉代易学传授中心演变的一个方面。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ademic geography,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Yi talent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Qi and Song, followed by Lu, Qin and Chu, while the Eastern Han was concentrated in Qin, Han and Wei. The next is Song, Chu, Bashu and Wu.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Yi-learned talents in the Han Dynasty were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demographic, social,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the talents is an aspec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eaching center of the Yi study in the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
【分类号】:B234;K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治民;;汉代铭刻所见职官小记[J];考古;1979年05期

2 高宇;;试析汉武帝的个性形成及其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陈长琦;;汉代郡政府行政职能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4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J];孔子研究;1996年02期

5 刘少虎;论汉代著述之风的形成[J];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6 周宝瑞;汉代南阳水利建设[J];南都学坛;2000年04期

7 周长山;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8 王子今;;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J];南都学坛;2005年06期

9 李秀英;;试析汉代政府债务行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朱德贵;;张家山汉简与汉代户赋制度新探[J];学术论坛;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郝建平;;汉代统治思想变迁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徐心希;;浅谈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与汉代史学观念的更新[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锡涛;高林强;;清代福建人才地理分布研究[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5 王文涛;;关于汉代“信都”的几个问题[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6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侯廷生;;冀州牧初探[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建强;汉代的陶厕[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李京华;应重视汉代陶灶陶釜“铁官铭”的考察[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王子今 周苏平;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N];北京日报;2001年

4 李并成;武威王杖简与汉代尊老扶弱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郑州大学历史系 高凯;《二年律令》与汉代女性权益保护[N];光明日报;2002年

6 鲁正清;汉代在“西南夷”[N];云南日报;2001年

7 叶东兴 刘文杰;江西安远发现万余枚汉代窑藏铜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汪桂海;关于“大司马章”封泥[N];中国文物报;2001年

9 王永波;也谈中国古代的“瑞”与“器”[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崔海容;历史上惩治贪官的若干做法(上)[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一梅;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金普军;汉代髹漆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林兴龙;关于汉代社会救济的若干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9 范志军;汉代丧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庆余;汉代田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杨舒眉;汉代宫廷女性生活探微[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05年

4 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超;汉代“家”称谓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俊;汉代文吏的身份[D];厦门大学;2007年

7 秦小健;汉代太学教学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付强;汉代“主书”之吏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胡迪;汉代禁忌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95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95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