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与国家兴衰——基于齐秦两国不同命运的实证分析
[Abstract]:Qi culture, extravagant and romantic, is a typical coastal commercial culture; Qin cultur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inland farming civilizati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Qi is relatively complex, while Qin is relatively unitary. As far as the belief world is concerned, Qi worships the polytheistic belief, the gods are equal, and there is no tendency to centralize power. Although Qin belongs to the polytheistic belief, he regards the Emperor of Heaven as the respect 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entralized society. Comparatively speaking, Qin culture can not only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ut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ush the times forward. Therefo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fate of Qi and Qin is the result of two kind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hoice.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世界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K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健;事功精神:秦兴亡史的文化阐释[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8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谢济;;郭沫若建国后的古文字研究[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董耀会;;论秦始皇长城的创建与边地开发经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7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8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9 方小玉;;从秦汉货币统一看楚称金衰亡过程[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四期[C];2005年
10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国;百灵;;齐文化考古研究的首倡之作——解读《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管子学刊;2005年04期
2 孙红连;;《战国策》中秦、齐国君主形象之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齐廉允;;齐亡秦兴的政治制度因素探讨[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4 邱文山;齐文化与鲁文化之比较[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邵先锋;论齐文化的模式和特点[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4期
6 秦魏;《管予》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简述[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7 丁华芳;齐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J];管子学刊;1997年02期
8 王德敏;太公与齐文化[J];齐鲁学刊;1992年01期
9 ;我校学者价绍──宣兆琦副研究员[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赵露;音乐是齐文化中的一枝奇葩[J];管子学刊;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建立;;管子的治国思想及其齐文化特征分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陈雅;;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译者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兰;;浅谈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蒲松龄;;隐喻构建基本要素及其与隐喻理解效果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何南林;;汉英语反事实推理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崔颖;吕爱军;;商标名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因素综述[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娟;张运红;;“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舒建民;杨彦春;;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设置的认知与文化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符荣波;;浅议英汉广告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介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学宏邋王立才 王伟燕;临淄:三张“名片”耀古都[N];淄博日报;2008年
2 山旅;齐故都临淄张扬齐文化[N];华东旅游报;2004年
3 孔维梅邋吕德民;依托齐文化 加快文化强区建设[N];淄博日报;2008年
4 于春祥;齐国故园闻书香[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刘延常 张庆法 孙英林;山东新泰市出土的大批齐国陶文[N];中国文物报;2004年
6 ;饮食对头 健康长寿[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7 翁寿楠;为什么齐国力教授首选绿茶为保健品[N];湖北科技报;2003年
8 唐小惠;齐文化流淌在我的血管里[N];金融时报;2007年
9 毕红梅;省领导来我市视察齐文化建设情况[N];淄博日报;2007年
10 梁海龙;晚霞红满天[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当代居民和谐消费方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苏锋;动画产品国际贸易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梅萍;英国创意阶层形成和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4 米永盈;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宋蓉;汉代郡国分制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6 蒋刚;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家祥;《管子》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叶成勇;黔西滇东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廖卫民;传播与国运[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峰;中外手机企业在华营销策略的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杨金平;论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及二者的互动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燕杰;对在华美国公司中国员工的学习方式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胡吉;CBA职业联赛中篮球文化因素的导向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倪娟;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会计准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雨;冷峻的光芒[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石海英;非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华;基于文化因素、消费心理因素的房交会展示设计研究与实践[D];湖南大学;2005年
9 刘威;《楚辞》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张燕;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5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9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