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闻”与“不报”:从《万历邸钞》看万历朝奏疏留中

发布时间:2018-08-27 20:39
【摘要】:奏疏留中现象在明万历朝尤为突出,成为影响时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万历邸钞》作为明末人整理的当代史料,对奏疏的"报闻"与"不报"多有著录。邸钞中奏疏的"报闻"与"不报"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内容选择性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万历朝政治变动及党争等政局。神宗对奏疏"报闻"与"不报"的取舍,彰显了皇权对舆论的控制,皇帝虽然怠政,但从未放权。万历中后期围绕奏疏留中所进行的控制与抗争,反映了万历朝的君臣冲突及士大夫群体的政治独立意识,这种意识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有渊源关系。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playing and sparing left in the Ming Dynasty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s a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material collated by the peopl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newspaper and News" and the "not reporting" of the Yuan Shu are frequently recorded. The "newspaper news" and "not reporting" in the residence banknote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nd content selectivity, which reflects the political changes of Wanli Dynasty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such as the party contention from one side. Shenzong's trade-off between "newspaper news" and "no retribution" shows the imperial power's control over public opinion. Although the emperor is not in charge of government, he never relinquishes power. The control and struggl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Wanli reflected the conflict between monarch and minister in Wanli Dynasty and th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which had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lightenment trend of though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ZS02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d093)
【分类号】:K24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佳;;明万历朝奏疏“留中”现象探析[J];古代文明;2009年04期

2 蔡明伦;;论明万历中后期言官对神宗的批判[J];史学月刊;2006年04期

3 商传;;从“口喃耳语”到“抵掌剧谈”——晚明专制政治的松动与早期人文主义[J];学习与探索;2008年05期

4 尹韵公;;略论《万历邸钞》[J];新闻研究资料;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李延年;马玉坤;;是捍卫人性尊严,并非趣味低级——《聊斋志异·犬奸》新解[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3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王政尧;;南府府址考辨[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陈学霖;;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献忠;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商传;;从蠲赈到减赋——明朝灾害政策转变的三个个案[J];史学集刊;2006年04期

2 李治亭;明亡于神宗辨[J];史学集刊;1998年02期

3 刘志琴;我景仰东林党又痛其愚顽[J];炎黄春秋;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明万历朝官员“乞休”现象分析[J];求是学刊;2009年02期

2 贾艳敏;;明万历年间立储事与万历朝政[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3 张勇;;再论明万历朝党争的起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4 祁磊;;试论万历朝救荒专著的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真瑜;;万历朝的宫廷戏剧[J];紫禁城;2009年06期

6 唐立宗;;万历朝矿税事件研究回顾与起因补论[J];明清论丛;2012年00期

7 杨飞;;繁华莫道太无端——试析万历朝“举国若狂”的戏剧风气[J];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8 张鹭;;1587:看似寻常年代[J];新世纪周刊;2007年03期

9 ;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1年09期

10 江柳青;;万历朝劳堪案始末考[J];明清论丛;201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丽梅;;孝定李太后对万历朝初政的影响[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云菲;以物说史,讲述“万历朝那些事儿”[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章文永;如果皇帝三十年不上朝[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李渡;“块然独处”的明代皇权——“独夫”政治的终结[N];学习时报;2007年

4 赵智强;景德镇与明代五彩[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聂福荣;万历朝慈圣李太后崇佛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8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08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