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救灾的基本程序与效率

发布时间:2018-10-21 10:23
【摘要】:明代已形成一套包括急赈、报灾、勘灾、决策、审户、赈济等环节的较为完善的救灾程序,这对于规范救灾行为、减少腐败是有利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机械化、绝对化问题,不少官员"拘于成法",导致救灾效率降低,故而临灾"便宜处置"呼声日益高涨。在完善救灾程序与提高救灾效率的平衡上,明代始终未能很好地把握,其中有二者内在矛盾的因素,也有通讯、交通条件落后的原因,更为主要的是明代政治因素的制约。
[Abstract]:The Ming Dynasty has formed a set of disaster relief procedures, including emergency relief, disaster reporting, disaster prospecting, decision-making, trial, relief and other link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tandardize disaster relief behavior and reduce corruption. However,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mechanization and absolute problems have emerged, and many officials have "stuck to the law",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the efficiency of disaster relief, so the voice of "cheap disposal" in the immediate disaster has been rising day by day. In the balance between perfecting the relief procedure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isaster relief, the Ming Dynasty always failed to grasp it very well, including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 factor between them, the reason of the communication, the backward traffic condition,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litical factor of the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12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明代水旱灾害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CLS005) 2011河南省高等院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GGJS-069) 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21)
【分类号】:K248;D69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肖发生;方志远;;明前期荒政中的腐败及治理[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2 牛建强;;明万历二十年代初河南的自然灾伤与政府救济[J];史学月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建强,汪维真;从《帝鉴图说》看16世纪末的中国帝政[J];史学月刊;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树国;明代六科制度述略及简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汪崇{|;明代隆庆年间盐政状况分析[J];盐业史研究;2001年03期

3 马建民;吴建伟;;再论“满俊事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高晓波;黄娜;;明代北京皇宫治安管理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郑宪春;;如何评价明末东江总兵毛文龙——对话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6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生育之职及其相关习俗[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6期

7 蔡明伦;;从对立到合流:明代言官群体与宦官的互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郑永霞;;试论明代藩府刻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河;刘美彩;王晓丹;;明代卢之颐与他的《茗谱》[J];农业考古;2009年02期

10 卞利;;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管理及其家国互动关系研究[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3 陈光荣;明代贵阳洪边土司宋氏的兴与衰[N];贵州政协报;2001年

4 田澍(作者系西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明代甘肃的屯田与马政[N];甘肃日报;2000年

5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明代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王殿芝;古代帝王与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7 何宁生;中国古代促官学法的措施及借鉴[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王霞;“午亭山村”之河的楼[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霍华;精益求精御用瓷[N];中国商报;2002年

10 周简殷;八达岭由来[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5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6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余清良;明代钞关制度研究(1429-1644)[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萍;论明人饮食文化思想的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4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84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4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