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代法律中没有“十恶”体系

发布时间:2018-10-24 20:11
【摘要】:在看到的相关论著中,都认为元代与之前的其他王朝一样,存在"十恶"这一刑名体系。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元代司法中没有"十恶"刑名,间或出现的"十恶"只是体现在某些行政管理方面,其最基本的价值与意义已经与传统不同。文章据元代法律《至元新格》、《至正条格》与《大元通制》等的相关条文和体例,蒙古大汗的诏书,《元典章》中的相关材料和一些具体的司法案例等,论述了上述观点;同时对《经世大典》、《元史》、《元典章》等材料中出现的"十恶"内容逐一进行了剖析。最后指出,元代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蒙古与汉人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Abstract]:In the related work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Yuan Dynasty, like other dynasties before it, had the system of "Ten evils". The basic view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re is no criminal name of "ten evil" in the Yuan Dynasty judicature, and the "ten evil" which occasionally appears is only reflected in some administrative aspects, and its most basic value and significance have already been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the Yuan Dynasty law, the law of Yuan Dynasty and the system of Dayuantong, the imperial edict of Dahan of Mongolia, the relevant materials in Yuan Dynasty, and some specific judicial cas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bove view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s of "Ten evils" appeared in such materials as "the Great Book of the Classics", "the History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rules of the Yuan Dynasty" were analyzed one by one.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asic reason for this situation in Yuan Dynasty lies in the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Mongolian and Han traditional cultures.
【分类号】:D929;K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帆;;重现于世的元代法律典籍——残本《至正条格》[J];文史知识;2008年02期

2 刘晓;;《大元通制》到《至正条格》:论元代的法典编纂体系[J];文史哲;2012年01期

3 陈高华;;《至正条格·条格》初探[J];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路瑶;;窦娥与谭记儿寡妇形象比较谈[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管银凤;论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管银凤;浅析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积极影响[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杨华玲;;浅谈明清诉讼档案中的“状式条例”[J];档案;2012年01期

5 张姗姗;陈雷;;唐宋时期买卖契约与借贷契约中的人保制度探析[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6 靳会新;;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1期

7 王平原;;一枝一叶总关情——蒙元法制的开端与学术社会思潮的演变[J];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8 赵晶;;《至正条格》研究管窥[J];法律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9 曾代伟;;蒙元法定死刑考辨[J];法学家;2004年05期

10 左卫民,周洪波;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的语境分析[J];法学;200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东平;苏天爵及其法制实践与思想[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任冰心;元代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翠红;俄罗斯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龚汝富;明清讼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瞿大风;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D];南开大学;2003年

10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2 崔健;金帐汗国的兴亡及其对俄国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彦风;元代官牧场及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树国;内蒙古地区蒙元时期墓葬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于莹;王恽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海丹;诉冤与健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戴婧妮;哈萨克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杨振东;元代“富民”阶层初探[D];云南大学;2011年

9 张婷;蒙元收继婚变迁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10 唐犀;元代丁忧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殷啸虎;论《大元通制》“断例”的性质及其影响——兼与黄时鉴先生商榷[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张长利;关于成吉思汗大札撒的若干问题[J];民族研究;1998年06期

3 张帆;;重现于世的元代法律典籍——残本《至正条格》[J];文史知识;2008年02期

4 曾代伟;《大元通制》渊源考辨[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5 陈高华;;《至正条格·条格》初探[J];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兆龙;;“十恶不赦”是哪“十恶”[J];北方音乐;2006年11期

2 曾丽;;“十恶”演变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3 岳纯之;;论唐五代法律中的十恶与五逆[J];史学月刊;2012年10期

4 佚名;;“十恶不赦”是哪“十恶”[J];传奇文学选刊(女人100);2009年05期

5 冯红;;唐代“十恶”中的宗法原则[J];黑河学刊;2014年05期

6 刘继兴;;“十恶不赦”指什么[J];国学;2009年03期

7 王忠海;;着相[J];武当;2012年08期

8 谢山;;佛教思想对唐代法律的影响[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十恶”是什么[J];农村天地;1998年07期

10 许名波;;十恶之城(连载六)[J];芳草(小说月刊);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春风;;中国企业的十恶文化[A];湖北企业文化(2013年第5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凌;“十恶不赦”罪立法考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志鲜;十恶制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孟凡明;皇权视野下的“十恶”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3 余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探析[D];新疆大学;2013年

4 于娟;唐代父权家长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2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92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