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

发布时间:2018-10-24 21:32
【摘要】:夫余国建立于西汉武帝时期,最盛时分布在西流松花江流域到嫩江下游地区。最迟西汉末年夫余国已与西汉王朝建立朝贡关系,夫余王谨守朝贡制度规则,得到汉朝授予藩属王的印绶和玉匣。汉魏晋时期夫余朝贡活动先后由汉朝的玄菟郡、辽东郡,魏晋王朝的幽州、护东夷校尉府管辖,在夫余国强盛时期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亚朝贡体系。两晋时期,在东北朝贡成员之间发生战争时,世守忠孝的夫余国得到晋朝的扶持和保护,但当晋朝内乱,夫余国失去中央王朝的保护后,迅速衰落乃至亡国。
[Abstract]:Fuyu was found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was distributed from the Songhua River basin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Nenjiang River. By the en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uyu had established a tributary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king obeyed the rules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and got the Indian ribbon and the jade box awarded by the Han Dynasty to the vassal k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Fuyu tribute activities were successively controlled by Xuantu County, Liaodong County, Wei Zhou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Sub tribute system centered on himself was established in the strong and prosperous period of Fuyu country. In the period of Jin Dynasty, when there was a war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tribute in Northeast China, the loyal and filial piety of the world was supported and protected by the Jin Dynasty, but when the Jin Dynasty was in civil strife, Fuyu lost the protection of the Central Dynasty, and then declined rapidly and even subjugated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0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发展及其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ZD085
【分类号】:K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博泉;《魏书·豆莫娄传》中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2 武国勋;夫余王城新考——前期夫余王城的发现[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4期

3 李延铁;于建华;;从索离沟的考古发现看古索离国的地望[J];北方文物;2010年02期

4 李银德;徐州发现西汉早期银缕玉衣[J];东南文化;2000年02期

5 王禹浪;;乌裕尔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以北安市为中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卢兆荫;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8年01期

7 干志耿;古代橐离研究[J];民族研究;1984年02期

8 张博泉;夫余史地丛说[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6期

9 李健才;;夫余的疆域和王城[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潘江艳;;南北朝文学相互影响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粮食的水运与仓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一——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6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徐彬;论唐代法律史的编纂成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丁志军;;《樊南文集补编》所收《修华岳庙记》应为北魏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姜宁;;北朝《左传》学宗尚与服、杜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碧波;庄鸿雁;;关于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从凤林古城址族属说起[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6 赵振华;徐有钦;;隋左武卫将军周法尚墓志研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叶贵良;;《俄藏敦煌文献》道经残卷考述[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高文德;;蒙古族汗的产生和汗权的形成[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9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苗威;;百济前期疆域述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鲍顾瑜;日本遣明使与中日观音信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闫英华;山东盗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坤;北朝书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纪东佐;魏晋南北朝泰山羊氏儒释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晶云;《女聊斋志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仕勇;刘宋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博泉;《魏书·豆莫娄传》中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2 于凤阁;依安县乌裕尔河大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3 ;呼兰河中游考古调查简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4 武国勋;夫余王城新考——前期夫余王城的发现[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4期

5 刘景文 ,张志立;西团山文化及其族属[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6 张博泉;夫余的地理环境与疆域[J];北方文物;1998年02期

7 林l,

本文编号:229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9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