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期社会形态新探
[Abstract]:The period of Yao Shun was in the stage of transition from clan society to state society. Marx and Engels described the symbol of the "public power" of the state: the army, prison, taxation, law, etc., in the period of Yao and Shun, or in its infancy. " The theories of "tribal alliance" and "chiefdom" do not accord with the historical reality of Yao and Shun period, but the theories of Fang Guo and Bangguo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tested. It is advisable to define the Yao and Shun period as the "former state stag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乔伟;论中国法律起源的途径及其特点[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易建平;;从摩尔根到塞维斯:酋邦理论的创立[J];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杨东晨;一部古为今用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史著作——评王鑫义主编《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周书灿;;商代对江淮地区的经营——兼论江淮地区的文明化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詹利;;陶艺之美的透析——泥的语言、火的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姚玉成,汪澎澜;渤海开国史——以苏秉琦考古理论为基础的叙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袁行霈;;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论思考——《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总绪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黄朴民;;秦汉统一战略的思维方式与地理因素[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8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9 陈声波;;试论中国史前宗教巫术对聚落形态的影响[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10 高强;;近30年炎黄文化研究的成就与展望[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韩升;;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3 陈江风;;游仙诗文化渊源臆说[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武家政;;鄂尔多斯草原文化的特征及作用[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道尔吉;;试论早期鄂尔多斯的文化区位特征[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潘照东;;红山文化之乡、辽·金·北元古都文化之乡、昭乌达草原文化之乡——论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7 何元文;;竖沙煮盐历史地理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8 凌德祥;;东西方火的文明比较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徐新建;;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10 张华松;;我国文明社会肇始于虞代——兼论济水中下游为有虞氏“龙兴”之地[A];2010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永斌;中国汉族北方母系起源的遗传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3 廖国一;珠江流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赵洪武;技与道—中国传统技术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旭;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倩;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巍;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影视潜质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姝瑶;感官代偿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6 曹阳;辽宁地区红山文化墓葬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e,
本文编号:2298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9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