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长安的礼仪空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红磊;;单县石牌坊及其石雕艺术略考[J];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2 孟刚;罗军;;论吉祥文化的艺术符号——悬鱼的流传与意义[J];美与时代(上);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颖;;朝鲜时期都城礼制建筑的承袭与革新[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方晓风;;“礼制建筑”求解[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3 朱士光;;初论我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演变及其与儒学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曹春平;;东周铜器上的建筑图像考释[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5 诸葛净;;嘉靖朝之制礼作乐[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6 郑燕梅;;故宫奉先殿建筑及其祭祀[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7 黄希明;芮谦;;清宫建筑与清宫家具[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8 李莉萍;;孟连娜允古城建筑形态特征形成的文化关联[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9 余扶危;李德方;;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探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肖爱玲;;西汉长安城中轴线新释[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陈奇 赵评春;黑龙江亚沟刘秀屯发现宋金时宫殿基址[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小石邋本报记者 郭青;到汉阳陵欣赏“地下皇宫”[N];陕西日报;2008年
3 桂娟;记录历史 传承文明[N];中国建设报;2010年
4 ;第六届(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夏艺心;当好文化的传递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6 桂娟;历经9年风雨 10大“国保”成功入遗[N];华东旅游报;2010年
7 桂娟;10大“国保”获得“护身符”[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记者 桂娟;登封10大“国保”成功入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郭青;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正式对游客开放[N];陕西日报;2006年
10 ;晋阳文化遗存[N];太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栋;先秦礼制建筑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邵志伟;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D];山东大学;2012年
4 王茂生;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稳亮;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琪;唐都长安的礼仪空间[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熊海龙;沿江山地祠庙建筑[D];重庆大学;2001年
3 崔梦一;北宋祠庙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问红光;中国古代建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郭建政;传统城镇中文庙的形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6 方原;东汉洛阳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余茜;秦汉时期帝王祭礼建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书雷;北宋东京祭坛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权伟;明初南京山水形势与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启示[D];天津美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298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9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