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养生观及其当下启示

发布时间:2018-10-31 10:58
【摘要】: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家。武则天养生观主要包括动静兼修的健身观、心态平和的养心观、爱好高雅的情趣观和中药护肤美容的养颜观,具有动静结合、性命双修和休闲逸情三个主要特征。武则天动则养身,静则养神,趣则养心的养生方法,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养生内容,也给现代人养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动静有常,和谐适度;心静神安,心神合一;包容大度,心态平和;爱好广泛,情趣高雅。
[Abstract]:Health pre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one of the longest-lived emperors in China, Wu Zetian is not only a great politician and thinker, but also a healer. Wu Zetian's view of keeping fit mainly includes the view of keeping fit with movement and repair, the view of keeping mind with peace of mind, the view of loving elegance and beau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combination of motion and motion, double repair of life and leisure feeling. Wu Zetian not only enriches the h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bring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people, such as quiet, harmony and moderation, peace of mind, peace of mind and the unity of mind and mind, which not only enriches the content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health, but also bring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people's health. Tolerance and magnanimity, peace of mind; extensive hobbies, elegant tast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分类号】:R212;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步云;;从“以诗取士”探讨唐诗繁荣的原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张淑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组织健康研究框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陶智;;中古汉语词义琐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黑维强;;论古代契约文书的文献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姚明明;;浅论中国古时蚕业的科技文化交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临安;冯超卿;;北京孔庙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间特点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王同海;;汉画“鱼车图”再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福军;;试论儒家思想对大理洞经音乐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翟小菊;张龙;;颐和园保护规划中的植物历史景观研究[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贾志刚;;《唐魏系墓志》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刘理想;;试论《生理新语》中恽铁樵的重视人体“救济功能”思想[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兴琼;陈维政;;积极组织行为学与组织健康[J];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2 王兴琼;陈维政;;组织健康:概念、特征及维度[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丽霞;我国古代养生观的发展及其对现代健身理论的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孙亚军;;魏晋嵇氏家族养生观的嬗变[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管子养生观[J];中医药通报;2008年05期

4 李青;吕路艳;杨梁梓;;中医养生观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11期

5 朱金才,季耀炬,,高守莲;大中小养生观[J];中国气功科学;1995年07期

6 周冰,张桓虎;浅谈中医养生观[J];山西临床医药;1996年04期

7 张晓芸;饮食也是治疗——藏医养生观之一[J];中华养生保健;2005年12期

8 孔令谦;;说说我心目中的养生[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0年12期

9 韦德锐;名人的养生观[J];教育艺术;2001年01期

10 李玉玺;;树立综合养生观[J];祝您健康;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占文;;21世纪中年人的科学养生观[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雪亮;马艾菲;;论医圣仲景的养生观[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崔普权;;欧阳山尊的养生观[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4 马如贤;;回族养生观与喜用的方药[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5 赵鲲鹏;罗富美;刘占文;;道、儒、释诸家养生观之比较[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博;;西医康复与中医养生观[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柳永敏;许成豪;;浅谈朝医养生观[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司徒红林;刘晓雁;关若丹;;多元施养,道法自然——林毅教授养生观与养生实践[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程涛;田广芳;;论《周易》的养生观[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侯仁杰;;老年养生与身心健康[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梅;四大养生观折射伟人高尚情操[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岳力;曾国藩的体育养生观[N];保健时报;2006年

3 曾凡顺;养生观要与时俱进[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 唐祖宣;老子养生观[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蒋正林;话说中医养生观[N];民族医药报;2006年

6 河南省中医院 毛德西;《吕氏春秋》的养生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记者 董文锋;“欢迎大家到广西休闲养生观光旅游”[N];广西日报;2013年

8 曹延鸿 李明亮;应建立科学的养生观[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9 唐黎标;《论语》中的养生观[N];大众卫生报;2008年

10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温长路;全社会都应关心养生问题[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丽鑫;佛医学与中医学养生观的比较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张敬文;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沈艺;中西方养生观的调查与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孙永喜;老子养生哲学思想对现代体育养生观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3 舒秀明;四时五味养生观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范素超;从衣食住行谈现代养生观[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5 何颖;《黄帝内经》养生观的哲学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2006年

7 史强;四季养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郑梅钦;宋代闽学家真德秀养生观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孙艳红;试析先秦道儒养生观的差异及原因[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1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01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