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变迁:青海湖祭海会盟及其政治功能述论

发布时间:2018-10-31 15:50
【摘要】:青海湖祭海会盟制度在清代正式形成并完善,清代的祭海会盟具有宗教与政治的双重效能,是追求神权统一与政权一统思想的产物。相比较来说,民国时期的祭海会盟制度虽得以保留,但其维护神权统一的作用已消失,其政治功能也分裂为两种,即青马集团把它作为地方割据的工具,中央利用它来增强青海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感。而祭海会盟制度在民国得以承袭的根本原因,仍是中央及青海当局,在青海蒙藏地区政治统治力量的薄弱。
[Abstract]:The system of worship of Qinghai Lake was formally formed and perfected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had the dual efficacy of religion and politics, and was the result of the pursuit of the unity of theocratic power and the unific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Comparatively speaking, although the system of sacrifice to the Sea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preserved, its function of safeguarding the unity of theocracy had disappeared, and its political function wa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namely, the Qingma Group used it as a tool of local separ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used it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Qinghai.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onfederacy syste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still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Qinghai authorities,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in Qinghai Mongolia and Tibet region is weak.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K249;B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连营;;清代河南农村手工业状况[J];许昌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2 刘卓英;;欲使国民取法乎近——《清代名人轶事》读后[J];文献;1995年02期

3 汪庆元;;清代徽州鱼鳞图册研究——以《休宁县新编弓口鱼鳞现业的名库册》为中心[J];历史研究;2006年04期

4 许凯;;皇帝的“恩泽”——清代后妃回娘家[J];紫禁城;2007年02期

5 毛晓阳;;清代宾兴礼考述[J];清史研究;2007年03期

6 王晋玲;;清代江苏按察使姓名、籍贯与出身考异[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田强;;清代三峡地区的移民与农业垦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刘正刚;魏珂;;清代侨乡女性生活探析——以开平为例[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张萍;;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地域经济整合与社会变迁——清代陕北长城内外的个案考察[J];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10 张功;汉代郡县关系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李楠;;清初科举政策与传统社会治理——兼论考试的多重价值与功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4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6 杜立晖;;民国《冀县志》所载元上万户府达鲁花赤那海公神道碑小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编后记[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8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9 段江丽;;梅样孤高雪样清:论徐霞客人格特征[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10 高辛冬;;中交票子在赤峰地区的兴衰[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一谋;清代对人瑞有奖励[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陈易新;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钱振峰;乾隆与清代玉器[N];中国商报;2002年

4 杨红 刘鹏九;清代的卖地契约[N];中国档案报;2000年

5 朱玉宝;清代官员的任用制度(四)[N];中国人事报;2000年

6 王思治;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N];光明日报;2000年

7 黄开林;岚皋清代禁赌碑[N];陕西日报;2001年

8 马树康 夏维荣;清代喀什铸币小考[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0年

9 李国荣;清代殿试抑文重字之弊[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主持人 李国荣;严防严惩:清代打击科场夹带作弊[N];中国档案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3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黄海云;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磊;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杨银权;清代甘肃士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邦君;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4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杨群;冲突与调适[D];兰州大学;2006年

6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岳现超;清代广西社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丹阳;清代海南岛农业经济地理初探(1652-1911)[D];暨南大学;2007年

9 张艳;清代典当业税收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善越;传承与因革[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2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02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