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文明分野

发布时间:2018-11-02 07:47
【摘要】: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将世界联结为一个休戚相关的整体。在大航海时代,规模宏大、装备精良的中国船队在已把握先机的情况下,受传统"夏夷之防"和"务本抑末"观念的影响而拱手放弃了广阔的海洋世界,关闭国门与世隔绝。与之对照,稍晚开始进行航海探险活动的西欧诸国却在经济利益和宗教理想的驱使下,相继发现并征服了非洲、美洲、澳洲等新大陆和亚洲的古老文明国家,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主导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Abstract]:The great sailing era opene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onnecting the world as a whole. In the age of great sailing, the large-scale and well-equipped Chinese flee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defending the Xia Yi" and "keeping the end of the cost", gave up the vast ocean world and closed the door of the country to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Chinese fleet had grasped the first opportunity. By contrast, the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which later embarked on navigational expeditions, were driven by economic interests and religious ideals to discover and conquer the ancient civilized countries of Africa, the Americas, Australia, and other new continents and Asia. In the process of overseas trade and colonial expansion, it dominat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F119;K248.1;F5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周良发;;梁漱溟与钱穆的文化观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郑淑婷;;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洪礼维;赵光军;;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生产方式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斯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10 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东平;;八坊民俗文化中商业文化特征及其建构[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梅;;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杜书瀛;;梁启超:中国现代文艺学的起点[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邵丽;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包青山;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弘扬郑和精神 建设航海强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J];航海技术;2005年03期

2 周中坚;;从汉使南航到郑和西航——从比较中看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中之地位[J];东南亚;2006年01期

3 郑锵;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妈祖文化[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04期

4 魏家福;纪念郑和 振兴祖国远洋事业[J];航海技术;2005年04期

5 苏炎明;郑和航海推动世界前行的和平之旅[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05期

6 许森安;我国的海洋观和郑和下西洋[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04期

7 ;视窗[J];中国海事;2005年01期

8 梁富伟;;2008中国航海日主旋律 唱响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仓[J];航海;2008年04期

9 贾宇,付玉;郑和下西洋与实施海洋开发[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02期

10 郑明;海洋意识与海洋战略——从郑和下西洋等几个涉海的周年纪念谈起[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开幕[A];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论文集[C];2005年

2 洪宝泉;;纪念郑和下西洋,开拓进取保海权[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3 黄小兵;龚少军;;古港太仓竞争能力分析与对策——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薛三让;;带动国际区域实现和平与发展主题的郑和远航[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刘光华;;发扬郑和航海精神 创建江苏海运强省[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子秋;沿海举行活动庆祝第五个中国航海日[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记者 胡晓峰 张Z,

本文编号:2305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05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