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南宋的正统论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orthodoxy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emphasized not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merit. The orthodoxy of scholar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emphasized "juzheng" rather than "unification", and emphasized "virtue" rather than "tr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sure from the northern regime forced them to mobilize all avail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to justify the existence of their own regime, so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of "Yi Xia's argument" was introduced into orthodoxy. And gradually occupy the center of this issue. Zhu Fu, Zheng Sixiao and others, through a series of argumentation, integrated "Juzheng" and "unification", "virtue", "trace" and "Yi Xia" into the same system, and made a more systematic summary for the orthodoxy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D092;K2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郭振香;;论胡炳文对朱熹《周易本义》的推明与发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朱欢欢;;苏轼科技活动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维坤;;浅谈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王阳安;;宋元蒙学识读写教学理论与实践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艳;《“随物赋形”—谈苏轼文艺美学之“水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宇芳;;南宋武夷胡氏家族略论[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张俊杰;;正统论与《三国志》的历史命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3 王建美;;南宋遗民的产生[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4 刘方玲;;得国之正到承统之正:清史中的正统论[J];求索;2008年09期
5 白钢;正统悖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05期
6 汪高鑫;;汉代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J];人文杂志;2011年02期
7 吴业国;张其凡;;南宋中兴的历史分析[J];浙江学刊;2010年02期
8 郭伟;;宋蒙(元)钓鱼城之战与襄樊之战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9 陈友冰;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J];史林;2000年04期
10 蔡东洲;;蒙军“假道灭金”研究四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义俊;;“黄宗羲现象”与《明夷待访,
本文编号:2332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3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