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娱乐文化
[Abstract]:Food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i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ood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or to develop various forms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of banquet, or to add some dietary content to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life style of an era.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re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From the various luxurious banquet activities of the royal family and the aristocratic family to the banquet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people, they would all be accompani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singing, dancing, 100 dramas, and games. Beauty, wine and other forms of diversity, rich and colorful food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The musical elements, singing and dancing, acrobatics and other forms of food and entertainment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mergence of other new art forms in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2014年河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643)
【分类号】:K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顾颖;;乐舞图中怪诞现实主义审美品格的狂欢化世界感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祥渝;;六朝暨丹阳地域山水文化浅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子今;;海西幻人来路考[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丽萍;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J];华文文学;2001年04期
2 李建秋;;大众文化与娱乐文化关系论[J];天府新论;2008年05期
3 成松柳;彭琼英;;唐代娱乐文化与唐传奇演变[J];船山学刊;2011年01期
4 陈占彪;;中国娱乐文化特征探析[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5 王灵书;;健康娱乐文化路在何方?——对当前娱乐文化低俗化、泛化现象的忧思[J];文化月刊;2006年05期
6 罗胜京;;新生代视觉传达设计卡通特色探析[J];美术向导;2008年06期
7 李建秋;;休闲与娱乐:两种文化形态的联系与差异[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1期
8 郭康松;辽代娱乐文化之研究[J];北方文物;1995年01期
9 罗平立;;当前文艺创作在娱乐上的畸形发展[J];艺术广角;2006年03期
10 潘永辉;;从喜剧到搞笑——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缩略图[J];电影评介;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淮西;;对文化大发展的点滴思考——浅议当前娱乐文化的利弊[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士林;;90年代的娱乐文化研究[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钱朴;;茶文化的追求:政通人和 国富民强[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5 宋妍;;十年媒介娱乐文化对受众主体性的培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刘洁;;博物馆文化的发掘与体现[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7 汤建军;黄云志;;城市文化——走外延和内涵发展相结合的道路[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与宗教伦理[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洁;;试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陈列理念[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杨宁舒 嘉宾:肖复兴 韩乃寅 师胜杰;“低俗”不该成为 娱乐文化的噱头[N];黑龙江日报;2006年
2 文学所 汤学智;娱乐的泛滥应引起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王中其;贰柒拾:从草根到非物质文化遗产[N];乐山日报;2007年
4 陈 栋;抵制媚俗还艺术纯洁[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周慧虹;文化娱乐还是娱乐文化[N];吉林日报;2006年
6 周 星;娱乐文化的到来与文化娱乐的危机[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郭威;“文化娱乐”淡出?“娱乐文化”登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刘家亮;“娱乐文化”概念辨析[N];文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冶兰英;神话至尊:打造南山第一娱乐文化品牌[N];深圳商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建华;“长沙歌厅现象”开启一代娱乐消费潮[N];湖南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健;明下叶吴越城市娱乐文化与市民文学[D];扬州大学;2004年
2 樊庆彦;古代小说与娱乐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开玉;当前中国娱乐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巴为玲;当前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高玉娜;中学生参与低俗娱乐文化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影;电视娱乐文化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鲍洁;论Web2.0博客娱乐文化的后现代性[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虞伟红;生意、艺术、情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嘉;我国媒介娱乐文化的消费意识形态力量[D];吉林大学;2007年
8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皇甫倩倩;娱乐文化与意识形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昊;《邗江三百吟》与清代扬州娱乐文化[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2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3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