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法治观念及其断案特点考证

发布时间:2018-11-15 11:57
【摘要】:包拯是古往今来黎明百姓呼唤清官和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迄今为止,仍然是普通群众中最有影响力的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本文结合后世流传的关于包拯的断案故事,对其法观念和断案特点进行考证。
[Abstract]:Bao Zheng is the spiritual sustenance of the common people calling for clean official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governing the world in the past and now, so far, it is still the most influential embodimen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among the ordinary people. Based on the later stories about Bao Zheng, this paper makes a textual research on his concept of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judication.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项目编号:2009b374)
【分类号】:K2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崔文彬;;试论苏轼的排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岳五九;;薛能诗歌渊源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周善超;;徐浩“遭遇”苏轼“不认师”现象之历史考察与探因[J];书画世界;2012年02期

6 周祖琳;;双重灯影——浅论苏轼咏史诗特点之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7 姚菲;;从“山川之秀美,而发于咏叹”谈起——苏轼山水诗再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刘倩;崔妍;;《庄子》对苏轼诗歌文学影响诹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方晓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苏轼写给苏辙的词看其兄弟间的情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刘yN;;东坡书画题材诗文的思想内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柳立言;;宋代墓志铭的虚与实及其反映的历史变化——苏轼乳母任采莲墓志铭探微[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郑瑞侠;;《楚辞·渔父》形象演变与解析[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沈广斌;;苏轼与山东农业灾害治理[A];2013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桂红;苏轼尚“谐”诗歌的审美取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霞;辛弃疾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筱娟;历炼骏骨阅山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于慧;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傅昭中;关于经济法治观念的几个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韩振军;法律教育与法治观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张静;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探研[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潘晓生;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反腐倡廉文学[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杨卓生;国法·天理·人情[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6 杨云君;;论韩愈道统大纛包裹下的法治观念与礼治思想[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姜富林;张泽鹏;;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丹;;实现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湖南省政府官员法律素质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喜春;黄劲松;;用法律精神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卓泽渊;法治:观念先行[N];检察日报;2000年

2 韩方明;加强法治观念是当务之急[N];人民日报;2007年

3 游劝荣;在法治实践中培养法治观念[N];学习时报;2007年

4 喻中;抚摸中国法治观念的血温和脉跳[N];法制日报;2011年

5 伍少安;“环保关系硬”的破灭强化了法治观念[N];东莞日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部;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有法治观念才有现代文明[N];新疆日报(汉);2013年

8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 万兵 曹作和;法治观念淡薄才是根本[N];工人日报;2014年

9 朱永新;法治观念要从娃娃抓起[N];人民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李雯;注重树立全民法治观念[N];黄石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婷婷;我国农民法治观念与法律行为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周隆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青年法治观念的变迁与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3 汪清波;论我国法治建设的主体作用[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4 邓元杰;解决安康市“环境—贫困”问题的法律思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3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33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