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景泰到嘉靖

发布时间:2018-11-19 16:57
【摘要】:即位诏书是帝制时代政策阶段性继替、关连的重要文献。本文在笔者此前考察明洪武至正统时期6位皇帝即位诏书文本的基础上,继续以文本细读方式对景泰到嘉靖6位皇帝的即位诏进行分析。文章认为景泰、天顺即位诏突出即位合法性申明;成化、弘治、正德即位合法性无可置疑,诏书突出体现的是民生贫困和社会矛盾激化问题;嘉靖以藩王入继大统,对合法性有特别交代,并显示出鲜明的"去正德化"和限制皇权的士大夫改革意向。
[Abstract]:The imperial edict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about the succession and relation of the imperial policy. On the basis of the author's previous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erial edict of 6 emperors from Hongwu to orthodoxy in Ming Dynasty,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analyze the imperial edict of Jingtai to Jiajing by the way of detailed reading of the text. The article holds that Jingtai, Tianshun imperial edict accentuates the legitimacy of the throne, the legitimacy of Chenghua, Hongzhi and Zhengde is indisputable, and the imperial edict highlights the problems of poverty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Jiajing took the vassal king as the successor to the Great Unification, gave a special account of the legitimacy, and showed a clear intention of "deformaliz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literati and bureaucrats who restricted the imperial power.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分类号】: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尹湘兵,孟广军;从杨廷和到张璁——嘉靖初年改革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田澍;八十年代以来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3 田澍;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澍;;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A];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淑仪;十六至二十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学亮;明嘉隆万时期士大夫事功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恩俊;复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宇;孙嘉淦伪稿案与乾隆朝政治[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雪晶;明代“利”论中的君、国、民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馥中;明代张经案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陈艳花;论张居正税法改革[D];安徽大学;2006年

5 吕杨;明代正嘉时期监阁权势消长探微[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程远;丧失权威的时代悲剧[D];扬州大学;2007年

7 王伟;英雄与时代[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彩霞;《明武宗实录》所塑王琼奸佞形象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克诚;杨一清与嘉靖新政[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澍;嘉靖前期裁革冗员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诗媛;;明代火灾及其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郝相松;;明代河、湟、岷、洮地区的藏族分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马同军;;明代“避黄行运”思想及其实践[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4 吴志宏;;明代旅游指南图书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5 倪方六;;明代选美什么样[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3期

6 朱永杰;韩光辉;;明代建州女真发展前期农业区域特征述论[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7 杜志明;;明代监军道初探[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8 郭海东;;论明代华北妇女贞节观的发展与嬗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张少婷;;浅谈明代女性贞节观背后的失贞现象[J];丝绸之路;2011年12期

10 高朝英;张金栋;;杨继盛《自书年谱》卷考略(中)[J];文物春秋;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金奎;;弘光政权对清政策与山东的丧失[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5 赵中男;;明前期减免宫廷财政初探——以目前所见相关诏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6 翟国强;杨德华;;元代伪钞问题刍议[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3 陈光荣;明代贵阳洪边土司宋氏的兴与衰[N];贵州政协报;2001年

4 田澍(作者系西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明代甘肃的屯田与马政[N];甘肃日报;2000年

5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明代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王殿芝;古代帝王与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7 何宁生;中国古代促官学法的措施及借鉴[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王霞;“午亭山村”之河的楼[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汪桂海;明初大本堂考[N];光明日报;2001年

10 霍华;精益求精御用瓷[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5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7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余清良;明代钞关制度研究(1429-1644)[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萍;论明人饮食文化思想的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2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42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