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楚国茶叶初析

发布时间:2018-11-23 09:48
【摘要】:五代楚国,产茶业在唐基础上得到了较大发展。本文认为楚国共有十个产茶州,其对产茶业的管理除了征收茶税外,还通过低价收购茶叶,广设回图务进行官方贸易。丰厚的茶利增强了楚国的经济实力,另外,茶叶作为楚进奉给中原王朝的贡品,在外交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Abstract]:Five dynasties Chu, tea industry in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grea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are ten tea producing prefectures in Chu. Besides levying tea tax, the management of tea production in Chu also buys tea at a low price. The rich tea profits enhanced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Chu, in addition, tea, as a tribute to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plomac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TS971.21;K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陶德臣;;唐五代时期的茶叶管理机构[J];广东茶业;2009年05期

2 杜文玉;王凤翔;;唐五代时期茶叶产区分布考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洪;宋代军队回易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郭淑新;董秀丽;;中华民族的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辩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黄冬云;唐代职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范淑英;;仙道之象——神仙道教对唐千秋镜的影响探析[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6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8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10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8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晓望;唐末五代福建茶业考[J];福建茶叶;1991年01期

2 贾大泉;唐和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J];天府新论;1987年04期

3 杜文玉;五代茶叶生产与贸易[J];渭南师专学报;1989年01期

4 方健;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怀;;美国茶事掠影[J];中国茶叶;1984年05期

2 文水;;峨眉山僧人与峨眉茶叶[J];农业考古;1993年04期

3 胡伐;;“七仙女”采茶拍成影片[J];茶叶;1958年04期

4 陈焕庆;;茶叶在南美洲[J];茶业通报;1960年02期

5 王泽民;;“黔红”与“黔绿”[J];茶业通报;1960年02期

6 伟阳;;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年02期

7 胡佩玲;;闲说茶谚[J];茶.健康天地;2010年03期

8 林伟秋;;饶平茶史起源初探[J];广东茶业;2010年Z1期

9 cat;;漫谈我国茶谚[J];茶.健康天地;2010年10期

10 程岩辉;;茶叶好处知多少 劝君更饮婺绿茶[J];农业考古;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复权;;炎陵县茶叶史考[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孙仲彝;;茶歌茶舞和茶农的庭院经济与文化[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3 文建虎;;中华茶文化的由来及兴起[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梅紫青;海春旭;李录志;;紫阳茶叶的昨天·今天·明天——紫阳富硒茶面面观[A];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5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A];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许洪新;;弘扬吴觉农先生的茶人精神[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7 陈观沧;;吴觉农茶学思想及华茶发展战略[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8 陈宗懋;;茶文化的传播和茶疗的发展[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9 薛世平;;坦洋工夫茶与人文奥运[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彭高;;临湘茶叶史话[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宏宇;惠及世界的茶文化[N];辽宁日报;2006年

2 李霞邋通讯员 孟海燕;丽水市茶文化研究会昨成立[N];丽水日报;2008年

3 王勇;晏子,点燃茶文化闪耀的智慧光芒[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4 吴健礼;漫话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发展[N];西藏日报;2007年

5 记者 谢小曼;茶香引来八方客[N];潮州日报;2008年

6 张帆;从茶具历史说起[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实习记者 罗兰一星;千年川茶飘香“新琴合”[N];四川政协报;2006年

8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何英;中国三峡茶文化艺术节在宜昌开幕[N];湖北日报;2007年

9 江宇;销售过程,也是推广茶文化的过程[N];雅安日报;2008年

10 杨步月;“茶文化体验游”在京悄然升温[N];民营经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焱霞;中国古代茶业的发展以及对茶文化作用的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伍萍;《茶经述评》的述评[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3 狄英杰;近代湖北羊楼洞茶业经济与文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石晶;武夷岩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蔡维秩;苍南茶文化发展的思考[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51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51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