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与忠君思想在分裂割据和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意义——以屈原类型和杜甫类型为例
[Abstract]:The agricultural individual economy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in ancient China were the basis of the thought of patriotism and loyalty to the monarch. Ancient China was a multi-national unified country, but in its long history, there was also a situation of short-term separatism. The "state" caused by splittism could only be a local regime in China, not a sovereign state. These "states" all share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ir patriotic thoughts belong to Chinese patriotic ide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The patriotic thought of ancient China is often combined with the thought of loyalty to the emperor,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social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patriotism in ancient China, not the limitation of the times and classes. Qu Yuan and du Fu were representatives of patriotic and loyal thoughts in the period of separation and unification, from which we could get some regul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patriotism and loyalty.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4WXD-S0501)
【分类号】:K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吕博;;唐蕃大非川之役与星象问题[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6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启阵;惊心动魄之美──论杜甫诗的反讽艺术[J];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01期
2 韩晓光;杜甫律诗尾联的语式特征浅析[J];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01期
3 韩成武;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J];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02期
4 徐希平,孙卓虹;杜甫精神特质与现代意识的内在契合——新世纪杜甫研究断想[J];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03期
5 秦敏;衰残生命和宗教心理依赖──试论杜甫夔州时期的宗教信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黄去非;杜甫寓湘中期行踪及诗作编年[J];云梦学刊;2001年06期
7 樊矫;论杜甫的咏马诗[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王学泰;;大儒杜甫(上)[J];博览群书;2001年04期
9 蒋先伟;如何评价杜甫夔州诗的风土人情描写[J];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03期
10 姬茅;李白杜甫诗中之舞及其意蕴[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伯奇;;李白初识杜甫时地新考[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2 何念龙;;“仙”、“圣”之别——李白杜甫文化类型比较[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邝健行;;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光荣;;辽海讲坛第二十四讲 清代的杜甫——魏燮均[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5 ;长春仙馆[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6 王伯奇;;李白籍贯的探讨[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晓章;杜甫故里之殇[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余见;守望杜甫[N];重庆日报;2002年
3 孙微;张忠纲:走进杜甫的“诗意空间”[N];深圳特区报;2005年
4 记者 孙镇;我市将筹建杜甫纪念馆[N];天水日报;2005年
5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齐镭;杜甫故里如何实现产业升级[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 李富永;“恶搞杜甫”焚琴煮鹤似的审美[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7 聂大受;天水杜甫纪念馆“文化设计”刍议[N];天水日报;2012年
8 记者 赵斌;杜甫诞生1300周年纪念大会在蓉召开[N];成都日报;2012年
9 顾农;杜甫最早的诗[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记者 郝勤学;天水杜甫研究会成立[N];天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辛晓娟;杜甫七言歌行艺术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2 王福栋;论唐代战争诗[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娟;论杜甫的侠义思想[D];河北大学;2008年
2 谢羽;论杜甫的妇女观[D];河北大学;2001年
3 关星;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考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馨;松尾芭蕉自然观的杜甫受容[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陆效东;杜甫在唐代的接受[D];安徽大学;2005年
6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7 徐建芳;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尚斌;杜甫的悲剧人生述评[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会;杜诗虚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本文编号:240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050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