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

发布时间:2019-02-17 12:27
【摘要】: 西汉中后期的政局既是汉代政治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汉史研究中相对 薄弱的环节,本文在认真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尽可能的利用出土简牍材料, 对西汉中后期的政局作一些研究。 全文共设五章。第一章、“巫蛊之祸”与武帝晚年政局。该章着重探讨了“巫蛊之 祸”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对昭宣两朝政治的重大影响,认为“巫蛊之祸”的爆发是统治 阶级内部矛盾的产物。戾太子之死,为武帝以后的统治埋下了种种隐患,即武帝猝崩 之际不得不匆忙移玺幼子,这一举措既为霍光秉政创造了良机,也为诸子争夺皇位提 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为宣帝即位后昭雪祖父戾太子冤狱、加强皇权最终为铲除霍氏 势力奠定了客观条件。可以说,“巫蛊之祸”绝不仅仅是影响了武帝晚年的统治,而是 深深的波及到昭宣两朝的政局变动。该章还对武帝遗沼的真伪、武帝遗诏对昭帝政治 的影响与作用及武帝临终托孤等问题作了探讨。第二章、“公孙病已立”谶语的出现与 昭帝统治局势。该章通过对“公孙病已立”这一谶语的解析,指出:为史家所称誉的 昭帝“中兴”统治,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事实上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十分激烈, 不仅昭帝、霍光与各诸侯王、戾太子残存势力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霍光集团与其他 大臣之间也滋生着矛盾,昭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无不与这一政治现实关系密切;“公 孙病已立”谶语的出现是不同统治集团引阴阳灾异和谶语以影射政治的先声。该章还 对昌邑王的废立原因作了相应的探讨。第三章、宣帝政治与霍光家族。该章重在探讨 宣帝即位后,面对“禄去王室,政由冢宰”的政局,,如何开展各项政治措施从而成就 “中兴”王业的过程,认为:宣帝谨慎处理与最终铲除霍氏势力、安抚各个诸侯王、 培植外戚和亲己势力等等政策的出台,其目的就在于扩张皇帝的个人权威,扭转自武 帝死后形成的“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该章还对《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霍山霍云 的身世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第四章、元成政局。该章重在考察宣元统治思想的变动 和外威势力的崛起。认为:随着武、宣、元三帝对儒术态度的变化,朝廷中的儒生与 法吏势力此消彼长,元帝以下,儒生势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儒生们的得势,则意味着 西汉政治的进一步衰落。第五章、哀平政局与王莽代汉。该章重在探讨外戚王氏势力 的扩张和王莽在“颂声交作”中顺利代汉的深层原因,指出:在各家外戚的权力争夺 中,王氏势力能最终获胜。与王氏家族的儒生化有很大关系。王莽代汉并不是由王莽 个人野心所导致的,而是儒生政治的必然产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234.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涛;论西汉的《z@梁》学[D];复旦大学;2007年

2 陈忠锋;王莽理想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捷;秦汉时期财政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2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