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百工”研究
[Abstract]:The organization pattern of craftsmen in late Shang Dynasty and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family-style, and its family leader had a higher status. This period of "hundred workers" has two meanings, one refers to the handicraft production family, the second is to refer to the hundred officials.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the family organization of craftsmen gradually became loose, and the craftsmen became the new leaders, and the "hundred workers" in the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were often used to refer to the craftsmen in general.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分类号】:F426.899;K223;K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雷兴山;;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兼谈特殊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J];华夏考古;2009年04期
2 ;周原庄李西周铸铜遗址2003与2004年春季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1年02期
3 陈建敏;;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J];学术月刊;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宋荣培;;东亚思想中有机整体主义的哲学意味(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7 程少川;;道德教育的系统观察视角及其认知的艺术与科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6年02期
2 徐良高;刘绪;孙秉君;;陕西扶风县云塘、齐镇西周建筑基址1999~2000年度发掘简报[J];考古;2002年09期
3 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J];考古;2004年03期
4 王学荣;何毓灵;;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及相关认识[J];考古;2007年01期
5 付仲杨;宋江宁;徐良高;;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2008年12期
6 徐良高;;1997年沣西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0年02期
7 岳占伟;;2000—2001年安阳孝民屯东南地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6年03期
8 种建荣;;周原遗址齐家北墓葬分析[J];考古与文物;2007年06期
9 罗西章;;周原出土的西周陶制生产工具[J];文博;1988年05期
10 徐治亚;;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1974年度发掘简报[J];文物;198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种建荣 雷兴山;[N];中国文物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尚;;西藏手工业市场化是最大障碍[J];中华手工;2007年02期
2 舒声;李一智;;大力发展手工业,拓宽就业渠道[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陈绚兮;;迎风的标杆[J];中华手工;2010年09期
4 丘志力;吴沫;吴海贵;杨萍;谷娴子;;广东横岭山出土玉sΦ墓ひ仗卣骷捌溆猛厩澄鯷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8年02期
5 李灿松;武友德;周智生;斯琴;;云南民族地区民族手工业集聚现象分析——以云南鹤庆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8期
6 张智泉;;上海家具业行业组织的变迁[J];家具;1994年01期
7 刘昌仁;;四川手工棉纺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8 ;陶瓷喷墨印刷,接轨时尚潮流[J];网印工业;2011年08期
9 宁成岗;金齑趣谈[J];江苏调味副食品;1996年01期
10 唐昱;;登峰造极的战国青铜家具[J];家具;199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连忠 记者 尹明 郑德忠;传承中张扬仁怀历史文化[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雪平;借问汾酒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N];中国特产报;2006年
3 李穆林;心态决定品质[N];中国质量报;2007年
4 王文哲;推动我国坚果炒货食品产业现代化进程[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5 于志刚 于英才 余述维;诠释黄金历史 塑造时尚未来[N];中国黄金报;2007年
6 曦和;锦绣国色 华夏礼服[N];国际商报;2007年
7 记者 杨斌鹄邋通讯员 辛凡;沉寂之中再启程[N];西安日报;2007年
8 张乐邋商意盈;植根蚕桑崇拜,丝绸起源并非“偶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本报记者 佟晓群;宜宾8家酒企抱团参加酒认证[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明哲;中国葡萄酒在国际上为何“敬陪末座”[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媛;商周时期盐业生产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付永敢;山东北部商周时期煮盐工艺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孙有霞;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D];苏州大学;2007年
4 高文选;中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7年)[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9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3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