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

发布时间:2019-03-14 08:31
【摘要】:人才引进是成就秦国兴起、发展、以至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秦国的政治改革、军事强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也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本文共分六部分对秦国人才引进的具体措施及成效进行论述。 首先,对秦国实行人才引进的时代背景进行探讨。秦国贯彻实行人才引进政策是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用人唯贤打破“世官世禄”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各诸侯国采用;人才异国仕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春秋时期,异国为仕者大都是在本国政争中失败被迫离开父母之国的贵族,发展至战国,人才的自主流动则占据了主导地位,新兴的士阶层成为流动人才的主力军;顺应时代要求,墨家、儒家及法家将尚贤思想发展成系统的理论,为各国打破传统任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于是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跨越宗族、甚至地域界限任用人才,以期在争霸图强的竞争中取胜,秦国亦不例外。 第二部分论述了秦国现实国情需要引进人才。由于秦国的国情与众不同:君主与贵族争权斗争激烈,及本土人才缺乏,秦国将其用人目标主要定位于引进人才。 第三部分论述了秦国引进人才的具体措施。秦国在春秋时期引进人才主要为了战胜西戎,战国时期则招纳能够使秦国强大进而向东扩张的人才。为了实现引进人才的目标,秦国为异国人才提供了多种入秦途径:异国人才可以通过秦臣荐举入秦,应秦君征招入秦,自荐入秦,以及被本国国君派遣入秦。并且秦国对引进人才采取了特殊的任用方式:春秋秦穆公时期,秦国以破格任用为主选任引进人才;战国时期,秦国以因功录用为主,破格任用为辅选任引进人才,并为引进人才特设客卿爵。被招纳至秦国的引进人才,不可避免的侵犯了秦国世卿贵族的利益,因而遭遇了来自世卿贵族的抵制,而秦国国君对引进人才以礼相待,又极大地鼓励了引进人才为秦国效力。 第四部分论述了秦国对引进人才的管理。秦国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对引进人才委以重任:自春秋秦穆公至战国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始皇都任用引进人才领导秦国内政、外交、军事,在秦国身居要职的引进人才数量远远多于本国人才。相比之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虽然也存在任用引进人才的事实,但却远未达到持续重用的程度,因而秦国成为众多人才施展抱负的理想国度。重用引进人才的同时秦国通过上计、季度考核、三年大考核、巡县等制度监督引进人才,以监察结果为依据评定他们的政绩。根据引进人才的政绩,以赐予官爵的形式奖赏立功的人才。功劳卓著者,可封官至将、相,封爵至君、侯,还可得食邑。对引进人才的如此重赏在其他国家罕见,是秦国得以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与重赏相呼应,秦国对引进人才的惩处也极其严厉,一旦秦君认为其行为背离自己的国策轨道,就会对其严惩不怠:轻者夺官爵逐出秦国,重者酷刑处死致诛族。根据原因可以将引进人才在秦国所受处罚分为四种类型:因功高振主受罚,因同僚迫害受罚,因触犯秦律受罚,因连坐受罚。然而,严厉的处罚并没有阻挡异国人才入秦的步伐,重赏的诱惑使众多异国人才依然接踵入秦。 第五部分论述了秦国人才引进政策的历史意义。秦国在春秋初期才始立国,又地处西垂,与戎人毗邻,长期在游牧状态下生存,其立国之初的经济、政治、军事、乃至文化均远远落后于东方各国。然而,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秦国就成为西方霸主,这除了归功于几代秦君的苦心经营及秦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浴血奋战外,引进人才的作用不可低估:公孙枝、百里P挕㈠渴濉⒇П榷礁鞴娜瞬鸥ㄗ羟啬鹿肭拷购,

本文编号:2439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39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