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阁制度变化看明代成化后期的政治

发布时间:2019-04-04 19:29
【摘要】:明代成化后期的政治,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一些如皇帝怠政、首辅揽权等不同于明代前期的政坛新风气都可以在成化后期找到源头,因此,考察成化后期的政治史,对我们研究明代后期的历史,有着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有益启迪。
[Abstract]:The politics of the late period of Chenghua in Ming Dynasty has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Some new customs in politics, such as the neglect of government by emperors and the first auxiliary power, can be found in the later period of Chenghua. Therefore,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latter period of Chenghua can be examin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us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K248;D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志远;明代内阁的票拟制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2 田澍;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及其转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陈学霖;;关于《明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10 南炳文;;朱元璋撰二丘乐章的重视民众思想[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丁扬;明代都察院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时龙;;佻荡帝王——朱厚照小传[J];紫禁城;2009年09期

2 田澍;八十年代以来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明代中枢章奏批转程序初探[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1期

4 谢鲁;;“立皇帝”刘瑾[J];戏剧之家;1998年01期

5 李渡;论明代监阁二元互制中枢行政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4期

6 柏发瑞;;秉钧执政 俨然为相——论明代的内阁制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宋景田;;如何理解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与影响[J];历史学习;2009年11期

8 秋阳;;善恶忠奸各有报——谒北京田义墓[J];贵阳文史;2011年02期

9 张秀民;;明代北京的刻书[J];文献;1979年01期

10 李遇春;;明代顺德籍大“s稹盵J];岭南文史;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丹;;明司礼监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2 曹尧德;;试论大禹精神[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3 刘若芳;汪前进;;《大明混一图》绘制时间再探讨[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杨际平;;关于西魏大统十三年敦煌计帐户籍文书的几个问题[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5 高文德;;元泰定帝寿年证误[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徐晓望;;清代敕封天后问题新探[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7 潘星辉;;明末勇卫营[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8 栾成显;;洪武时期宦官考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9 林延清;魏海荣;;万贵妃与宪宗朝政治[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10 夏增民;;博士制度与秦朝政治转折[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秀鲁;中国历史上惟一的济南籍皇帝王莽[N];联合日报;2010年

2 高永清 余志群 邱正锋;卢绍绪重建通远桥[N];扬州日报;2006年

3 张佐;昆明进士知多少(下)[N];云南日报;2006年

4 周英杰;鸦片与皇帝[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孙雪娟;夫妻皇帝的真相[N];中国信息报;2008年

6 常钰玮;“承德”名字的由来[N];承德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边辑;北京王府沧桑岁月的印记[N];中华建筑报;2005年

8 一知;《司礼授书》所反映的明代内书堂[N];中国文物报;2009年

9 杨博贤 王董瑞;田义与田义墓[N];北京日报;2010年

10 陈红彦;明司礼监刻本《赐号太和先生相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英超;南宋孝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战利;曹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陈欣;南汉国史[D];暨南大学;2009年

5 曾育荣;高氏荆南史稿[D];暨南大学;2008年

6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任士英;唐玄、肃之际中枢政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燕飞;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社会[D];云南大学;2002年

10 眭骏;王芑孙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越;谶纬与两汉政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圣;六朝隐士与政治、学术文化之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云军;吕颐浩与南宋初年政治探研[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辉;赦宥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玉春;南匈奴附汉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韩春平;周代祭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翟艳霞;乾隆十三年剃发案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孙宇;正德三年御道匿名书事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林日波;真德秀年谱[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邵宪振;嘉隆万时期内阁政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54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54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