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朱一贵起义信息看日本江户幕府的情报网络

发布时间:2019-04-25 11:45
【摘要】: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在台湾举行反清起义后不久,日本江户幕府就利用其情报网络掌握了大量该次起义的相关信息。本文利用档案材料,详细考察了长崎港、对马藩、萨摩藩三方面所搜集的朱一贵起义情报,藉此揭示了江户幕府情报网络的信息渠道在情报量、情报传播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Abstract]:Kangxi 60 years (1721) Zhu Yigui held an anti-Qing uprising in Taiwan shortly after the Japanese Edo Shogunate used its intelligence network to grasp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upris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Zhu Yigui's uprising intelligence collected from Nagasaki Port, Ma Fan and Samofan, and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in the information channels of the Edo Shogunate Information Network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volum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pe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359.313;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莉;朱一贵余部抗清斗争史料[J];历史档案;1989年04期

2 ;台湾朱一贵抗清史料(上)[J];历史档案;1988年02期

3 张莉;台湾朱一贵抗清史料(下)[J];历史档案;198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2 刘静;;从《燕行录》看18世纪中国北方市集——兼论中朝文化交流与文化差异[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魏志江;;关于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榷[J];东北史地;2007年01期

4 孙建权;;金丽交聘路线考[J];东北史地;2011年06期

5 郑成宏;;朝鲜北学派的新华夷观解析[J];东北亚论坛;2008年06期

6 郑成宏;中国和朝鲜半岛儒学文化的民间交流——以代表性的个案来说明[J];当代韩国;2003年Z1期

7 陈尚胜;;近16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述评[J];当代韩国;2009年03期

8 李云泉;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屈从文;;论天朝观念的生成和演进机制[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10 王日华;;古代中国体系的基本单位、结构及其特征[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陈学霖;;明太祖致高丽国王的白话圣旨[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牟邵义;明代东北亚地区陆路信息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喜涛;封贡关系视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8 王巨新;清朝前期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朴延华;高丽后期王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日本国家主义与东亚“华夷秩序”的碰撞与冲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敏;李氏朝鲜官制及其所受中国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贵英;关于圣宗朝辽朝与高丽关系的几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娇瑾;清代中朝图们江互市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5 张文文;康熙朝清鲜封贡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波;《同文汇考》史料分类述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先超;《备边司誉录》史料价值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燕飞;费正清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林国亮;试论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D];延边大学;2003年

10 朱晓乐;高丽与我国辽金王朝外交关系略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明;清初中日长崎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03期

2 易惠莉;清康熙朝后期政治与中日长崎贸易[J];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3 高洪;浅谈丝割符与江户前期对外贸易——以中国生丝输入为中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何正清;;朱一贵起义与天地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5 郭梁;;长崎华侨史迹考察[J];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04期

6 孔立;;台湾朱一贵起义与吴福生起义供词的比较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02期

7 何正清;;朱一贵起义后天地会的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8 吕树芝;;长崎译司发给南京船主杨敦厚通商信牌[J];历史教学;1983年10期

9 李非;试论蓝鼎元对清初台湾开发的贡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0 孟繁勇;;清代督抚满保与东南海防[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韦祖辉;;明遗民东渡述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2 张崇根;;关于《两种海道针经》的著作年代[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3 任道斌;;浙江明遗民渡日画家活动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4 吴凤斌;;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侨居日本考略[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历史所 冯佐哲;郑成功一家与日本(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王作化 王晋阳;一美元利润开发原子弹[N];中国档案报;2006年

3 许知远;国家的认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王日根;论清前期海洋管理政策对台湾发展的影响[N];团结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杜军玲;聚焦清史纂修新进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李晓燕;明末清初闭关政策之我见[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张蔚;追念开台伟绩 两岸共祭郑成功[N];厦门日报;2010年

8 历史所 冯佐哲;郑成功一家与日本(上)[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小珊;明中后期中日葡外交使者陆若汉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孙文;《华夷变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史可非;清初东渡明遗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斐;清代中日漂风难民问题之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2 盛雪雁;十七、十八世纪中日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晓露;1609年萨琉之役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6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