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淮西镇的兵源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9-04-25 18:12
【摘要】:在李忠臣节度之初,淮西军在兵源上就显示出它的复杂性,而兵源之胡气则是这支淮西军自上而下的最为重要的特点,同时也是它纵横江淮的军事实力的保证。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Li Zhongcheng's section, the Huai Xi Army showed its complexity in the military source, and the humility of the military sourc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Huai Western Army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and it was also the guarantee of its military strength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K242;E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文春;;唐代淮西割据势力的演变及其影响[J];天中学刊;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李锋;;从《穷汉词》看蒲松龄的“惧贫”情结[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10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文礼;唐淮西节度使略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纯之;;唐代性开放说质疑[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春海;;唐代平卢军南下后的种族与文化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10期

3 张艳云;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姻中的和离制度[J];敦煌研究;1999年02期

4 旭翁;;形神兼备 呼之欲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周[J];北京工人;1999年02期

5 平川;唐代的状元并不受重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吴建华,张明;唐代洛阳女性的装束及其流行的外部条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郭绍林;唐代的攻守战术[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车宝仁;唐代的全面开放与经济文化的繁荣[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唐晓涛;唐代贬官与流人分布地区差异探究——以岭西地区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声波;;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府州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杜永毅;;唐代诗人贺知章故里考——故里在萧山史家桥村[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琮;;西汉闽越国的军事制度与装备[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许福谦;;东魏北齐胡汉之争新说[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房立中;;赵国军事方略简论[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7 姜锡东;;北宋的兵源与募征[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顾奎相;;第三讲 评说“澶渊之盟”的是是非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9 富丽;;清代北京宗教管理小瞰[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瑞青;;黑水城所出元代亦集乃路总管府钱粮房《照验状》考释[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仕林;宋朝富国弱军之鉴[N];解放军报;2008年

2 言实;唐代的医药机构与“医科大学”[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国风;名士的出现及作用[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4 叶世昌;唐代的信用立法[N];国际金融报;2002年

5 王作化;军礼 肩章 绿军装[N];中国档案报;2006年

6 张峡;石岛湾 唐代对外开放的窗口[N];中国海洋报;2000年

7 李举纲;昭陵六骏:唐代浮雕传世之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8 王长丰;唐代后宫“汤印大宁”玉印考识(下)[N];中国文物报;2001年

9 陆蔚;唐代云南的儒学传播[N];云南日报;2001年

10 邓小军;陈寅恪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3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黄寿成;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仁龙;唐代宦游文士之南方生态意象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9 梁瑞;唐代流贬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胡海桃;唐代女性理想人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玲;安史之乱前后河东地区地位之转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马志立;唐代勋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谋娜;唐代士兵生活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白茹冰;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曲洋;唐代山东士族家庭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侯涛;唐代外交使节略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伟;唐代连坐制度初探[D];山西大学;2006年

8 赵娟宁;唐代妇女与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袁芳馨;唐代长安城治安管理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詹灵杰;唐代考课制度与吏治关系[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5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65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