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别集编辑思想略论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7JA87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239.29;K2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可礼;别集述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竞;;王斱《四六话》与古代骈文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石亚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以曹操、诸葛亮、袁准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陈丕武;;论王僧孺的丽逸诗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佳;;中道自然的渐行渐远——以皎然“至丽而自然”说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吴恩培;;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奉祀的六朝文士看吴地文化的嬗变[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10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祥渝;;六朝暨丹阳地域山水文化浅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5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6 何茂活;程建功;;古汉语教材中的“繁简错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7 刘志松;;“宽严相济”刑罚观念的历史渊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刘志松;;“宽严相济”刑罚观念的历史渊源[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9 宋丽华;于赓哲;;中古时期医人的社会地位[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戚海峰;;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控制欲望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瑞;中医古籍中治疗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9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陈德弟;;谈谈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文史知识;2007年05期
3 曾祥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4 何潇;;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6 杨富;寇恒武;;魏晋南北朝时期辽河流域的环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贾小军;刘永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诸层次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杨健吾;;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间的色彩习俗[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静;;魏晋南北朝的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许璇;;浅析魏晋南北朝“男风”的盛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彭安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开发及其影响[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宋艳梅;;关中郡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浩;;建国以来六朝军事研究综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瑾明;;《宋名臣言行录》的编纂与后世流传[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玉峰;唐代的施政经验(下)[N];学习时报;2011年
2 齐迎红 云冈石窟研究院;探索南北朝女子发式[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下)[N];大同日报;2010年
4 山东大学 王洲明;识典知本 讨源窥流[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李梦泽;精研覃思 一丝不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李传印;南北朝时期的谱学与政治[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方;混六合为一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 陈香;《两汉全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臧知非;汉代高文典册的大一统[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东洋;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戴建平;魏晋自然观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6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8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迎花;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郊祀制度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贾小军;有关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丽;魏晋南北朝疾疫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6 张丽君;魏晋南北朝赌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甫晟;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及博戏赌博现象初探[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8 张昌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郑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蓓;魏晋南北朝墓志铭流变及文体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0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3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