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土尔扈特蒙古回归后赴藏熬茶满文档案
【作者单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国发;清朝土尔扈特外交考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马秀英;普陀宗乘之庙内碑亭“御制碑”[J];文物春秋;1992年04期
3 吐娜;从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优恤与安置看其民族政策[J];西域研究;1997年04期
4 王明春;关于土尔扈特部落东迁[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陈维新;乾隆时期中俄外交争议中的土尔扈特部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4期
6 刘晓菲;;土尔扈特为何能回国[J];半月选读;2010年23期
7 安俭;论土尔扈特回归故土事件中的文化因素[J];西域研究;2003年02期
8 戴良佐;两颗土尔扈特银印的由来[J];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9 齐敬之;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选注之六——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1)[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4年02期
10 郭美兰;;土尔扈特汗渥巴锡部众东归后拨地安置始末[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茹;;阿桂与缅甸之战[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2 蔡家艺;;新疆察哈尔营、厄鲁特营概述[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3 张永江;;试论17—18世纪蒙古各部成为清朝藩部的途径与方式[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4 乌力吉陶格套;;清朝对蒙古的立法概述[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5 谢咏梅;乌日汗;;清代阿拉善蒙古地区查嘎沁阿拉特考略[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6 刘俊;;清朝对新疆的社会控制举措——从权力的视域进行解读[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简彪;土尔扈特:在马背上唱着歌儿迁徙[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吐娜;“安居得所 所至如归”[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苏布赛 满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东归精神:不甘屈辱 热爱故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岩;三件圣谕的两次回归[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黄达远;各族商人之多,为天下一大奇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李国荣;山庄秘档字字写真 离宫兴衰历历在目[N];中国档案报;2003年
7 牛锐;长安街上留存的维吾尔族印迹[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周到;为子孙后代留出发展空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郝时远;“安番众而靖海疆”[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李吟屏;西陲重镇伊犁惠远城的变迁[N];西部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金轲;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阚耀平;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白京兰;一体与多元:清代新疆法律研究(1759-1911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江;土尔扈特人东归行程相关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道日娜;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财政相关问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益;伊犁将军广福[D];新疆大学;2009年
4 邓媛;伊塔道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云;清代乌鲁木齐都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雪;何秋涛《朔方备乘》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超;清代乾嘉时期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斯日古楞;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土地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文娟;清代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永新;清代新疆边防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0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3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