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上谕”异文现象初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纬堂;《冈志》所记的清初北京牛街回民区[J];民族研究;198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道彬;;论凌廷堪与西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章永俊;;清中后期京师学人的交游[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葛剑雄;;中国家谱的总汇 家谱研究的津梁——《中国家谱总目》评介[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4 方立军;;试论嘉道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者的防务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刘道胜,朱昌荣;明代徽州方志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章昕;;《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史长编》及《中国戏曲通史》著者治学方法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薛寒冬;;林黛玉形象中的喜剧色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刘业兴;陈绪敖;;试论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之历史地位[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保见;;王应麟撰著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2 王雪萍;周媛;;试论两淮盐商在扬州学派形成中的作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王杰;;第十五章 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4 朱康有;;《明儒学案》中的“实学”意考[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汤家厚;;徐霞客科学成就“受西方影响”的考辨[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7 高驰;;中医古籍伪书考辨[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9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7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丽;孟超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寒冰;龚景瀚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延霞;论孟子的礼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兰波;中国传统相学及其近代化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婷;《礼记》对“礼”的人文诠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学才;千乘欧阳氏家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谷小溪;康熙时期《诗经》文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正建;;重读汉译本《唐令拾遗》[J];中国史研究;2006年03期
2 韩健平;;传说的神医:扁鹊[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5期
3 戚桂宴;;“麻(夷土)非是”解[J];考古;1979年03期
4 陈金戈;;《魏书》校勘拾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沙孟海;;配儿钩包含擟考释[J];考古;1983年04期
6 韩宏韬;;《新唐书》、《全唐文》所载《对<论语>问》辨误[J];唐都学刊;2006年02期
7 胡鸣;;郑玄校经取向之分析——以郑玄《论语注》“从古”为例[J];管子学刊;2006年02期
8 贺知章;;王先谦与毕沅《释名》研究比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潘荣生;;范文程“上摄政王启”别本小议[J];历史档案;2009年02期
10 孙启祥;;北魏《石门铭》异文和史事人物辨[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英秀林;《册府元龟》中的《三国志》异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孙娜娜;《汉书》景yP本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7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872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