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甘露的政治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2:01
【摘要】:甘露是中古时期统治者宣示天下太平、君主圣德、臣子贤德及百姓孝廉时常用的政治文化符号。本文主要关注对象是作为重要政治文化符号的甘露,考察其物质特征,及其如何成为一种祥瑞乃至社会共识、如何被纳入王朝制度体系并对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源于对“甘露之变”中甘露为何物及如何区分的好奇,对史籍中出现的甘露物质形态进行了博物学视野下的考察。通过对类书、祥瑞奏表及五瑞图中有关甘露祥瑞记载的分析,发现汉唐时期被赋予祥瑞意义及政治文化符号的甘露都具有味甜、色浓且异、状如凝脂、降于树上等物质特征。这些物质特征较具模糊性,易于制造,在中古时期时常出现。宋代以降,有关汉唐时期甘露祥瑞非真甘露的怀疑之声时常出现,甚至有学者提出中古时期所谓的甘露祥瑞不过是醴泉、爵锡、雀饧、木醴等甘露类似是而非物质。他们皆因“甘”而得名,具有中古时期甘露的物质特征,并非真的祥瑞。所谓祥瑞,不过是“神文时代”统治阶层有意识地通过各类学术活动建构起来的政治运作模式。中古知识阶层通过对“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的文本想象与物质想象,赋予甘露以味甜、色浓、降于树上等易于制造的物质特征,并将其纳入儒学“天人感应”的祥瑞感应模式中。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中国化,甘露又被二教赋予长生不老的内涵,并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成为社会共识。以“甘露降”制造政治事件是中古时期极为普遍的做法,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运作模式。亦因甘露祥瑞最终会宣付史馆,因此南北朝时正史专设《祥瑞志》记录历朝祥瑞情况。“甘露政变”作为唐末统治阶层以甘露祥瑞为太平之术而谋划地尽诛宦官事件,与其前“甘露降”事件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甘露之变”的发生也是中古甘露祥瑞政策变化的转折点,此后,历朝历代几乎不再出现“甘露降”的记载。甘露作为政治文化化了的结晶物,于“天人感应”强盛的汉代兴起,而在“天人感应”体系衰落乃至崩溃的中古时期仍顽强地起着作用,直到唐末宋初儒学权威体系重建完成,抛弃了汉代以来的谶纬思想,甘露逐渐走向式微。
【图文】:
工《五?
【表】晋范汪在东阳郡表曰:逦朝有凝露,其味如蜜,夕乃熘地,逡逑耆老咸谓甘露……?逡逑甘露因其形成原因及存在形态,又被称为凝露。此外,《全唐文》所收录诸篇甘露逡逑祥瑞奏表亦以“凝冱”“睹阳不f^,如脂如饴,珠连星缀”“且泫且洁,如脂如饴”逡逑描述他们所见到的甘露形态。其晶莹剔透、一颗连缀一颗,在阳光下也不会融化的逡逑形态隐约可见。不仅如此,甘露还可作饮料饮用,具有长生不老的效果。按《艺文逡逑类聚》载“甘露,民饮之”,“食之令人寿”。@逡逑东汉武都太守李翕所刻之《西狭颂?五瑞图》?为我们保存了一幅甘露形象图。逡逑见下图,图(一)是《西狭颂》之《五瑞图》的全景简图?,该图从上至下,从左逡逑至右共刻画了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五种祥瑞现象。分布疏密有秩,上逡逑方刻黄龙、白鹿两种祥瑞,下方刻木连理、嘉禾、甘露三种祥瑞。甘露祥瑞分布在逡逑《五瑞图》整体布局的右下方,,由“承露人”和“甘露降”两部分组成。图(二)逡逑是《五瑞图》原图之局部一一邋“甘露降”及“承露人”邋?,图中右侧刻画一颗大树,逡逑树枝挺拔向上,似有甘露落下;左则绘一承露人,承露人高约树之一半,伸臂捧盘,逡逑抬头向上,一幅虔诚对待上天恩惠之模样。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3
本文编号:2686899
【图文】:
工《五?
【表】晋范汪在东阳郡表曰:逦朝有凝露,其味如蜜,夕乃熘地,逡逑耆老咸谓甘露……?逡逑甘露因其形成原因及存在形态,又被称为凝露。此外,《全唐文》所收录诸篇甘露逡逑祥瑞奏表亦以“凝冱”“睹阳不f^,如脂如饴,珠连星缀”“且泫且洁,如脂如饴”逡逑描述他们所见到的甘露形态。其晶莹剔透、一颗连缀一颗,在阳光下也不会融化的逡逑形态隐约可见。不仅如此,甘露还可作饮料饮用,具有长生不老的效果。按《艺文逡逑类聚》载“甘露,民饮之”,“食之令人寿”。@逡逑东汉武都太守李翕所刻之《西狭颂?五瑞图》?为我们保存了一幅甘露形象图。逡逑见下图,图(一)是《西狭颂》之《五瑞图》的全景简图?,该图从上至下,从左逡逑至右共刻画了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五种祥瑞现象。分布疏密有秩,上逡逑方刻黄龙、白鹿两种祥瑞,下方刻木连理、嘉禾、甘露三种祥瑞。甘露祥瑞分布在逡逑《五瑞图》整体布局的右下方,,由“承露人”和“甘露降”两部分组成。图(二)逡逑是《五瑞图》原图之局部一一邋“甘露降”及“承露人”邋?,图中右侧刻画一颗大树,逡逑树枝挺拔向上,似有甘露落下;左则绘一承露人,承露人高约树之一半,伸臂捧盘,逡逑抬头向上,一幅虔诚对待上天恩惠之模样。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考必背的物质特征[J];中考金刊;2010年Z1期
2 ;中考必背的物质特征[J];中考金刊;2009年Z1期
3 兆日;抓住明天的蛋糕——兆日物质特征加密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浅析[J];中国防伪报道;2005年03期
4 刘鸿;中考物质推断题探析[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5年05期
5 曹晓春;营造良好的商店气氛[J];商场现代化;1995年08期
6 虞钢;古人怎样执“法”?[J];咬文嚼字;1995年12期
7 王丹妮;;金钱的物质特征对消费的影响[J];大众心理学;2018年08期
8 ;信息安全技术引领防伪未来——兆日物质特征加密和自动识别防伪技术[J];中国防伪报道;2005年05期
9 马菲菲;来自Anci-trer的精品鞋设计趋势[J];中国皮革;2001年24期
10 马亚楼;;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2015年中考物质推断题分类例析[J];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15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明琼;中古甘露的政治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6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68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