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2:27
【摘要】:贵州省简称“黔”。地处中国西南边疆,西与云南接壤,北与四川毗邻,东与湖南为邻,南与广西红水河相望,可谓是西南的腹心地带。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明以前,贵州与外界的交往甚少,所以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非常缓慢。及至明代嘉隆万时期,由于各方面内外因素的结合,贵州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贵州的教育、学术文化与风俗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此以后,贵州逐渐从一个所谓的“文化蛮荒”之地发展为“比于中州”的文明盛地。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论述:第一章,明以前贵州的历史文化概况。主要概述了贵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类的居住,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接着论述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前期贵州的文化发展情况。第二章,嘉隆万时期贵州教育的变化。教育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官学和书院的发展。官学体系开始多样化和系统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上层子弟,呈现平民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王阳明与弟子大兴讲学之风,书院开始大量兴建。第三章,嘉隆万时期贵州学术文化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王阳明在黔兴教讲学,为贵州培养了大批人才,黔中王学得以兴起。此外,诗文创作硕果累累,方志编纂成就更是显著。第四章,嘉隆万时期贵州风俗的变易。由于风俗的延续性较强且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彻底的变化,因此,风俗的变化相对于教育和学术方面较小。主要表现在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和节日宗教信仰方面的变化。第五章,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的原因。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的变迁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下才得以完成的。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概括出其原因主要有:大量汉人的迁入;朝廷政策的支持;地方官员的推动;王阳明在黔兴教讲学的作用;乡土士子的努力;土司的示范。第六章,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的特点。通过分析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概况,总结出贵州文化的特点:贵州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贵州文化的“多元一体”。最后,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贵州的文化在嘉隆万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使得贵州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面貌,无论教育、史学、宗教乃至意识形态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也是后人不能忘却的历史阶段!通过对明代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以史资治”,这对在新形势下,认清省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有利于学界正在兴起的多元文化研究,不仅能激活贵州民族精神,更能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慧;;贵州“世界观”,2017黔文化推荐[J];贵阳文史;2018年01期

2 熊宗仁;;贵州建省六百年文化审视——《贵州文化六百年》导论[J];乌蒙论坛;2013年06期

3 谭德兴;;贵州历代诗刻的文化内涵与文学意蕴[J];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4 汪枭枭;;清代科举考卷中的贵州文化传承[J];当代贵州;2017年48期

5 张恒;杨霞;李思瑾;;贵州文化产业智慧泉涌[J];当代贵州;2018年14期

6 ;多彩贵州文化云正式启动[J];贵图学苑;2018年02期

7 刘茜;;新时代贵州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8年28期

8 叶小文;;激活贵州文化的开放基因[J];当代贵州;2017年02期

9 黄晓;;贵州文化强省核心竞争力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5年03期

10 蒋飞燕;;贵州文化研究的新创获——评蔡熙《“多彩贵州”的文化蕴含研究》[J];名作欣赏;201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元贵;;创意时代看贵州文化发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艳霞;庄勇;;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对策初探——基于社会科学管理的视角[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新民;;灵气所钟 百代风流——山:贵州文化精神的象征[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万机;田原;;客籍文人与贵州文化开发[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赵尔文达;王月月;姜华君;;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进校园路径研究[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2019年

6 张小勇;;以党的十七大为契机 兴起贵州文化建设新高潮——贵州省文化建设路径初探[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常进锋;;探索构建贵州特色文化格局的新路径[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清黎娜;;关于贵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理论探讨[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庭芬;;贵州旅游商品市场现象与精准扶贫[A];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文化扶贫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10 陈芊羽;;贵州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金黄;首届“贵州演艺风云榜”颁奖[N];中国文化报;2019年

2 张志滨;贵州 喀斯特王国四季皆宜游[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芳蓉;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 汇聚脱贫攻坚磅礴力量[N];贵州日报;2019年

4 贵州省黔学研究院副院长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周之翔;大力推进黔学研究[N];贵州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曹雯;文化+旅游诗与远方融合让贵州更多彩[N];贵州日报;2018年

6 舒畅;让外界认识贵州 让贵州亮出自己[N];贵州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舒畅 整理;多彩贵州,,从新生到茁壮[N];贵州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陆青剑 彭芳蓉 赵相康;开阔视野讲述贵州故事[N];贵州日报;2018年

9 刘琦 本报记者 孙雁鹰;多彩贵州 大美西行[N];贵州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邓钺洁;贵州文化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明代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2 杨蔚;四步骤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贵州文化概论》(节选)翻译报告[D];贵州大学;2018年

3 伍鹏举;贵州当代油画创作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4 黄梦芸;20世纪贵州新诗的特色意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5 任璐蝶;新世纪本土影视作品贵州形象传播策略研究(2000-2017)[D];贵州民族大学;2018年

6 薛韩刚;清初治黔政治措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7 胡凌云;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8 余胜;贵州文化消费的发展与预测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王凯;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0 黄位东;杨森主政贵州时期的文化建设[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0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00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