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文人化园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4:01

  本文关键词:两宋文人化园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发生某些变革的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在此期间,中国的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宋代园林数量之多,园林受众之广,士人对园林的鉴赏能力和亲自参与园林建设的热情之高,使得文人化园林成为在整个时代精神浸润下发展并且日趋成熟的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两宋的文人化园林是多种文化元素和艺术门类的综合展现,与宋代的美学、哲学、文学、社会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宋代世俗社会的风貌、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文人化园林注重园林景观的赏心悦目、意境的深远清幽,并且把园林作为陶冶情操、寄托精神世界的场所,园林中蕴含的人文主体情致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宋代文人审美的质的提升。正是在这个时期,文人直接地参与到园林设计与筑造之中,并把他们对人生际遇的体会,对内心世界的洞察融于园林创造的艺术之中,使园林成为具有强烈人文色彩和深厚文化积淀的第二自然。本文将与文人园林相关的丰富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有详有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文人化园林的建造特色,,以及其蕴含的丰富的美学、哲学思想,探讨其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本文共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论述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从总体上介绍宋代园林的发展和分布的概况,并分析文人化园林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从整体布局以及叠石、筑山、理水等具体的造园手法来研究宋代文人化园林的艺术风格。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宋代文人化园林与隐逸文化的关系以及开放性特征来论述宋代文人化园林的多样化功能。第五部分进一步深入探讨文人化园林的精神内涵。其建造手法和艺术风格所展现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文明延绵近千年儒、道思潮和宋代理学及禅学等多种学说和思想共同筑造的。第六部分则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展现宋代文人化园林在宋代当世对文学艺术以及文人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第七部分为结语,简单论述宋代文人化园林对明清园林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隐逸文化与文人园林的融合过程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宋代文人化园林与隐逸风尚结合的原因,并且在融会道家思想、禅宗思想和理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自然”与“名教”之辩和禅学与理学的共通点为突破,深度的挖掘宋代文人化园林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园林 文人化园林 隐逸观 文人雅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6;K2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课题的研究对象7
  • 课题的研究现状7-8
  • 课题的研究意义8-10
  • 第一章 宋代文人化园林的发展概况10-15
  • (一) 宋代园林发展概况10-11
  • (二) 宋代园林种类的发展和完善11-12
  • (三) 宋代园林兴盛的原因12-13
  • (四) 宋代文人化园林兴起的原因13-15
  • 第二章 宋代文人化园林的建造手法15-32
  • (一) 宋代文人化园林的整体布局特点15-17
  • (二) 叠石、筑山的手法17-20
  • (三) 理水的手法20-24
  • (四) 文人化园林中的建筑24-28
  • (五) 花木配置的特点28-32
  • 第三章 宋代文人化园林的多样化功能32-43
  • (一) 宋代文人化园林与隐逸风尚32-38
  • (二) 宋代文人化园林的社会性作用38-43
  • 第四章 宋代文人化园林的精神内涵43-49
  • (一) “名教”与“自然”之辩与文人化园林43-45
  • (二) 禅学、理学与文人化园林45-49
  • 第五章 宋代文人化园林与文人雅事49-53
  • (一) 宋代文人化园林与诗词49-50
  • (二) 宋代文人化园林与文人生活50-51
  • (三) 宋代文人化园林中的景题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霞;从宋词看中国文人园林的意境[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两宋文人化园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1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