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9:05
【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产生最早的文学作品集,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的源头,在我国文学及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诗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历来对它的研究硕果累累、汗牛充栋,但其中对于《诗经》发生问题的研究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诗经》的发生问题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对《诗经》文本的正确认识和解读,廓清这一问题对于《诗经》研究的意义极大。但过去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面临许多困难。虽然也有不少论著曾论及这一问题,但因多是从传统文献的角度出发,其探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而从总体上制约了对《诗经》发生问题的研究。近代以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先秦考古硕果辉煌,考古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甲、金文资料及一些出土文献,推动了对先秦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为《诗经》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不少论者利用先秦丰富的考古研究资料来考证《诗经》名物、训诂、研究《诗经》中一些诗篇的作年等问题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诗经》的发生问题也作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索。本文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先秦丰硕的考古研究成果,主要从青铜文化的角度来探究《诗经》的发生问题。 从广义来讲,青铜文化主要是指青铜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来看,青铜文化往往专指青铜这一特定物质所代表的文化进程及文化现象。本文主要采用狭义上的青铜文化的概念,但有时也有所延伸,涉及青铜时代的其它文化现象,即广义上的青铜文化的概念。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仅代表了当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还是政治权力和身份等级的象征,并与经济、宗教、科技、美术、音乐、文字等诸多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是时代文化的缩影,也是时代文明发展的标志。从青铜文化的角度有利于揭示青铜时代的本质特征,也有利于对《诗经》发生问题的深入研究。 本文第一章首先从周代乐悬编钟的角度探讨了《诗经》四言诗体的形成问题。四言是《诗经》的主要诗体,《诗经》中的绝大部分诗句都采用了四言的形式。《诗经》中的四言句式明显存在着两言一顿的节奏特征,有时甚至不惜破坏语意和违反语法规则以迁就四言句式的要求。可以推知,《诗经》四言诗体的形成很可能是受到了内容之外的、与节奏有关的强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诗经》是一部乐歌总集,《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因此影响《诗经》诗体的强大外在因素——节奏,就应当是音乐的节奏。《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诗经》的产生与周代的雅乐体制密切相关。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周代雅乐是以打击乐为主的音乐体制,编钟是当时雅乐乐悬的核心,编钟等打击乐器所产生的金奏在雅乐节奏中起主导作用。根据学者们对周代乐悬编钟的发音测试和研究,周代编钟多为双音钟,音阶为“宫—商—徵—羽”四声,演奏节奏不能过快。周代编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西周时期还不能旋宫转调,不能演奏复杂的旋律,只能作为节奏性打击乐器。编钟的节奏特点及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导致了周代雅乐多采用两拍一顿、四拍一节的节奏方式,也因此产生了两言一顿、四言一行的《诗经》四言诗体。由于编钟在西周早期和中后期不同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节奏快慢、齐疏等差别,周代产生较早的《颂》诗与较次产生的《雅》诗之间在诗体风格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第二章主要是对商代祭祖诗发生问题的研究。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家的一件头等大事,其中祭祖又是当时最为普遍的祭祀活动。根据考古研究,商代的祭祀乐舞极为繁盛,乐舞艺术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从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可知,商代已有专职乐师及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商代的文字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都为商代祭祖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商代祭祀乐舞的兴盛和发达,祭祖礼中祝官的祷告活动都是商代祭祖诗产生的沃土。商代祭祖诗就在祭祖活动中的乐舞歌唱声中、祭祖祷告声中孕育而生。根据考古研究,商代已有掌管《颂》的乐官的出现,《诗经》里现存的《商颂》五篇及文献记载中的《大o椤防治杈投加κ巧檀募雷媸

本文编号:2716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16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