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藏用的仕与隐—兼论唐代隐士的魏阙心态
发布时间:2020-06-21 16:03
【摘要】:隐士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而存在,几乎贯穿于每一个朝代,它与士阶层的生存理念、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在唐代这样一个政治体制日趋完善、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时代,隐逸也呈现出成熟的态势。通过以被世人诟病为“终南捷径”的卢藏用为切入点,在详细分析正史、笔记、小说、墓志等资料基础上,分为四个部分来讨论隐士在唐代呈现的新特点,以期理解唐代士阶层的生存样态。第一部分,探讨了卢藏用的家族。主要从卢藏用的家学门风以及家族婚姻关系两方面入手考察卢藏用的家族情况,以范阳卢氏北祖大房为重点考察对象。第二部分,阐释了卢藏用的政治生涯。主要从卢藏用的仕宦生涯以及他的命运下场两方面来考察卢藏用“仕而为清望官”的政治理想。重点考察卢藏用的仕宦生涯。第三部分,分析了唐代“终南捷径”的隐逸现象。主要考察了卢藏用走终南捷径的社会因素以及社会反响。第四部分,解读了卢藏用“方外十友”的交游。主要考察的是卢藏用未进入仕途时的交游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2
本文编号:2724299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丽杨;;“仙宗十友”:盛唐气象的一个表符[J];中国道教;2014年05期
2 胡可先;;新出墓志与隋唐诗人卢思道、卢藏用家族的考察[J];厦大中文学报;2014年01期
3 吕来好;;论卢藏用的家世、思想与文学主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陈蕾;;传统隐逸文化与白居易之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胡旭;;方外十友与盛唐文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金源云;李国强;;唐代范阳卢氏的文化[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4期
7 李红霞;唐代隐逸兴盛成因的社会学阐释[J];史学月刊;2005年02期
8 李红霞;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吴在庆;唐代文士隐逸生活述略[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10 李红霞;唐代文人与隐士交游的动因[J];唐都学刊;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明珍;仕与隐:唐宋文人典型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周园;“方外十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涛;中古世家大族范阳卢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4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2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