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长安禁苑的历史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5:20
【摘要】: 禁苑,本皇家园林之统称。隋唐长安禁苑位于长安都市布局的北方,面积广阔,苑内建筑鳞次栉比。作为一个大的区域,禁苑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和布局特色。除此之外,作为隋唐时期都城布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禁苑在当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禁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规模大小、苑内建置、布局特色、作用价值及相关历史事件的梳理分析,以期能对隋唐长安禁苑做一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城市的发展进程,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当前及今后西安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同时为其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本文共分以下六部分: 一、绪论。简要地阐述了学界对隋唐长安禁苑的研究概况及其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文涉及到的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理清隋唐长安禁苑的建设过程及规模。在这一部分,论述隋唐长安禁苑的建设过程,不仅包括隋朝的建设情况,还包括唐代对禁苑的建设。接着探讨了隋唐长安禁苑的规模。史书关于禁苑大小、里程、建置等的记载各异,对此,论文结合各家史料的记载进行了相互探讨、互相印证,合理推理,细心分析,达到了对隋唐时期长安禁苑的规模、里程、建置等方面较为合理的复原。 三、论述禁苑的建置与布局特色。通过对禁苑内二十四处建筑群及东内苑、西内苑中宫殿、亭园、池桥、楼圈等建筑的地理方位的论述、分析和探讨,基本确定了部分建筑的地理位置,除此之外,还理清了与这些建筑发生过的相关历史事件。禁苑内的建筑众多,由这些建筑群构成的区域能否划分为几个大的功能分区呢?各个区域各有什么特点?在此,结合禁苑内的建筑分布特点,本文试着对其划分了南部东、西二苑皇家居住休闲区,东部皇家休闲娱乐区,西部汉长安城故址区,西南部文化教育区,四个大的区域,并分别论述了各个区域的建置布局特色。 四、隋唐长安禁苑的作用及其在国都中的地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论述:第一,禁苑在国都长安都市布局上的作用;第二,禁苑内部各建置与分区的作用,主要包括其娱乐、种植、驯养等作用;第三,禁苑的两个特殊功用:一是禁苑的军事作用;二是禁苑的文化价值。通过对禁苑三大方面作用的论述和分析,最后从整体上概括出禁苑的作用和功能。 五、隋唐长安禁苑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禁苑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著名的大型皇家园林,必然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部分,本文首先论述了隋唐长安禁苑对后世皇家园林的影响;接着论述了隋唐长安禁苑的历史遗存;其次结合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大明宫国家级遗址公园这一文化工程,论述隋唐长安禁苑在这一工程建设中的价值、作用,以及隋唐长安的禁苑区域在现代西安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地位。最后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对其现代开发和价值提出了几点个人的设想和建议。 六、结语。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本文是隋唐长安禁苑历史地理研究的初步尝试,在学术上具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 1、首次从城市历史地理学角度将禁苑作为一个整体,把其规模大小、建置布局、空间分区、作用价值等一起纳入研究的范畴,进行独立的专题研究。 2、试着对其苑内建置做了功能分区,并论述了各个区域的布局特色。 3、从都市布局、游乐种植、军事文化、生态水运等四个大的方面对长安禁苑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禁苑的作用做一较为全面、深刻的把握和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2
【图文】:

地图集,文化价值,广义,史念海


绪图1唐代长安禁苑图(资料来源: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年版,第78之为文化价值的广义。也有认为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性质就是指文化价值②。此说相对广义来说,笔者认为较为合点可以说:文化价值是指文化事物满足某种人类需要的有用

隋唐长安禁苑的历史地理研究


唐代东、西二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与开发[J];地理学报;1958年04期

2 杨宏烈;;近代建筑历史文化价值辨识[J];工业建筑;2006年06期

3 李健超;上林苑生态环境的变迁[J];生态学杂志;1984年06期

4 徐卫民;;西汉上林苑宫殿台观考[J];文博;1991年04期

5 徐卫民;西汉上林苑的几个问题[J];文博;1994年04期

6 秦建明;汉上林苑与昆明池[J];文博;2004年03期

7 徐苹芳;;南宋人所传金中都图——兼辨《永乐大典》本唐大安宫图之误[J];文物;1989年09期

8 寇恒武;杨富;;上林苑与西汉经济[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新华社记者 冯国;[N];中国文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志红;唐长安城市景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38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38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